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人工智能(英语缩写AI)以其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AI产品的高强本领引发社会高度热议,人们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正方:人工智能研究应该叫停反方:人工智能研究应该推广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智能系统,若劳动力被AI系统取代,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比如,大量的失业人员该何去何从;若人工智能萌发出自主意识,一旦失控,甚至会威胁人类,人类文明有消失的风险随着AI技术的普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日益便捷化、高效化。虽然人类过多依赖智能机器,但在设计和研制智能系统时,又会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AI的进步会取代人类部分劳动,但其所延伸的许多领域又将带来诸多工作机会
运用所学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认识分歧的原因。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24日凌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地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迈出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第一步。

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储存等关键技术;二是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三是完善探月工程体系。为了确保月壤采样成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挖土”模式,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反复调教机械臂。为了实现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设计师们突破了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组合体运行、轨返组合体与对接舱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预定区域,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分析嫦娥五号科研团队是如何实现成功探月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蓝图鼓舞人心,谋新篇踔厉前行。

1964年底,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我党确定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70年代末,在“四个现代化”基础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毒株,各地近期上报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98.3%为奥密克戎毒株,针对奥密克戎,多项医学研究展开。

一项研究表明,对比感染德尔塔变体的危险性,奥密克戎感染者在无症状住院风险方面下降了53%,入住重症监护室的风险下降了74%,而且死亡风险降低的程度达91%。专家分析,对比德尔塔,奥密克戎致命能力却有所减弱,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以无症状、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重型和危重型很少,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同时,专家建议,虽然如今的奥密克戎的致病率有所下降,但大众仍然不能放松防控的意识,新冠易感人群如老人等、高风险暴露人群如海关、隔离点工作人员等还是需要季节性接种新冠疫苗。


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两个航天组在太空胜利会师。

材料一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中,邓清明属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选拔的第一批14名航天员之一,这批航天员仍在役9名、已退役5人,他是唯一没有执行过航天任务的在役航天员。换句话说,56岁的邓清明为了圆飞天梦已“超长待机25年”。25年来,邓清明曾先后入选“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等飞船“备份”航天员,进入强化训练队。遗憾的是,邓清明数次因微乎其微的分差,与飞天梦擦肩而过。不过,邓清明并没有被挫折打败,反而愈挫愈勇。邓清明说:“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追逐苍穹的路上,我从没想过放弃”。他言行一致,用汗水践行庄严诺言。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待机”,让邓清明持之以恒刻苦训练,最终圆梦苍穹。这种“待机”,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我国载人航天精神的生动体现。

材料二   从古至今,遐想“九天之外”的人不计其数,而在其中往往充斥了浪漫美丽的色彩。一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又如敦煌壁画中高飞入云的神女。然而在用现代科学破开通往那片天空的迷雾后,就会发现“宇宙遨游”是困难重重的征途。航天器的发射升空需要强大的科学理论知识的支撑,需要不断试验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宇宙空间环境的严峻险恶是最难以克服的关键所在。高真空、高缺氧、宇宙辐射、温度差异,任何一项不利因素对人体而言都是相当大的考验。若要实现载人航天,解决航天员的生存与工作问题必然需要克服这些障碍。然而作为全世界的共同梦想,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其探索的步伐永远在路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超长待机25年”的邓清明是如何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说明“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历史进程,其探索的步伐永远在路上”的依据。
2023-03-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2)有观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证明人类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发展的特点”对此加以评析。
2023-02-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域中牟等县市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深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整个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截止2013年,我国已圆满完成三步目标。20221217日嫦娥五号运载火箭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落地,在中国探月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历经16年的不懈探索,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自动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等多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科学家们将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研究,有助于深化人类时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嫦娥五号任务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


我国探月工程系列任务的制定反映了对太空领域认识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

8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时间

事件

备注

1992年9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

走”发展战略被批准实施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升空

杨利伟飞上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

神舟六号升空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收官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飞天圆满成功

开启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征程

2013年6月

神舟十号升空

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2017年4月

天舟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宣告完成

2021年6月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又前进了一大步

2021年11月

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

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神舟飞船系列,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以及本次任务的多个“首次”,正是中国航天人发扬航天精神,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结晶。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新成就反映了对航天活动认识深化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加以分析。
2023-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9 . 中国梦,航天梦。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神舟十三号凯旋、神舟十四号飞天、问天实验舱升空、梦天实验舱择机发射、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承载着我们伟大民族的飞天梦想,向着浩瀚星空昂首挺进。

三十载,三大步,圆梦强国。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的天地往返、探索并建设以过渡实验性质为主的空间实验室、建设完整功能的空间站。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中国航天人也曾经历过“尖兵一号”“东风二号”“长征二号E型”发射的失败。面对挫折,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断优化排除隐患,提高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三十载的圆梦历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战胜病毒。


结合材料,从认识发展的特点,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