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1 .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
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
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09更新 | 8622次组卷 | 49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5738次组卷 | 4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不少曾经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无缝衔接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们面临从以前管好“每棵苗”到现在抚育“一片林”、从以前作答“客观题”到现在应对“主观题”、从以前“串门多”到现在“出门多”等一系列挑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       
①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4更新 | 4989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从古至今,人类对火星这颗神秘的红色行星的探索,从未停止。

人类一次次突破技术的限制,飞出地球,迈向深空,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探索。正是这些探索让人类有了更大的的梦想一我们可以移民火星吗?

有人认为,火星的表面有水存在的迹象,这是导致生命起源的重要因素。虽然火星上没有氧气,但科学家设想要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环境,以适合人类居住。而且在人类登上火星之后,移民火星就不再是科学幻想,这一天也将变得越来越近。

也有人认为:火星大气层很薄,表面平均气压约为地球的0.75%,成分为95%的二氧化碳,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C,夜晚可低至-132°C,平均-57°C。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移民火星只是人类的幻想。


“我们可以移民火星吗?”,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一些互联网内容平台提供商为了追求用户黏性,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流量”,便运用大数据算法,根据用户的习惯,推送他们“喜欢”的信息,甚至是一些低俗、无聊的信息。于是,用户以为浏览了许多信息,得到了许多反馈,实则信息非常单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看似“越来越懂你”,实际上使人在无形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机会,在不断重复和自我确证中固化已有的思维,而排斥与自己相异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英国哲学家培根都曾提出要打破“洞穴假象”,而本意为开放、多元、共享的互联网却形成了其特有的“数字洞穴”。正如有的人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只有“破茧而出”,才能避免闭目塞听、作茧自缚,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6 . “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让黄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治理的新路子( )
①贯彻了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
②避免了治理过程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③坚持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④体现了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认识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某作家说,一些所谓“心灵鸡汤”并不接近生活真相,不但没有养分甚至还有害。因为生活是庞大复杂的,青少年如果真正相信一句看起来很精致的话,并用它去解读自己尚未开启的人生的时候就会放弃探索生命这复杂事物的可能性。对上述观点解读合理的是(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生活真相的揭示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感悟人生意义有赖于对庞大而复杂生命历程的不懈探索
③亲身参与生活实践所获得的感悟比间接经验更具真理性
④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19世纪初,科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魏德曼指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性质根本无法确定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和谬误没有明显界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预计在2028年前后,我国将开展在火星采集样本并返回的尝试。除此之外,我国还计划发射木星探测器,我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将永不停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类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在实践中发展认识
②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能够推动认识发展
③人类的认识发展是一个认识——实践——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
④对同一个对象从同一角度认识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的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