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进病毒驻留与传播。蝙蝠的唾液腺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MTX,有抑炎和促炎作用的双重功能。MTX是蝙蝠能够形成免疫耐受与免疫防御平衡的微环境、使得病毒得以长期驻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施用了MTX的细胞和小鼠被证明更容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进而导致更严重的细胞和组织损伤。MTX的发现为未来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风暴药物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药物模板。材料表明(     
①揭示事情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可靠的
②实践和认识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1年12月26日,经过约6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舱外活动期间,先后完成了全景相机C抬升、舱外作业点脚限位器安装及相关工效验证,携物转移验证等任务,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核心舱气闸舱,舱外服、机械臂的功能性能,进一步考核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舱内外航天员协同以及天地协同能力,为后续出舱活动进一步积累了经验。材料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客观物质性的特点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物质性活动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9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新热词“元宇宙”引人关注,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所谓元宇宙,是指利用区块链、5G、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有媒体预测,“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到2030年或将达到2.5万亿美元。因此,在不少投资者看来,元宇宙意味着新的商机,他们正越来越多地向有可能带来可观回报的元宇宙初创公司投资;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因技术的局限性等问题使元宇宙的商业模式距离成熟还很远,当下的元宇宙都是资本在炒概念,不过是一场骗局。

元宇宙强调随着信息技术的渐进发展,人类完全可以再塑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有完整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多维虚拟数码世界。这一概念的火爆,引发学界的担忧:“元宇宙”的无限扩张,会不会彻底导致现有的政府和组织体系失灵,在技术寡头的把持下重构一个虚拟的高度独立的世界?近几十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在医疗领域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一旦被滥用,将会导致人类无法挽回的风险隐患和伦理悲剧。


(1)对于元宇宙,有人认为是商机,有人却认为是资本在炒概念。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不同观点的原因。
(2)“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但科技伦理有边界。”请你就如何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提两点建议。
4 . 2021年10月14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召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新闻发布会,会议上公布了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神舟十三号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并且将首次使用径向的方式停靠空间站,这是我国载人飞船的对接技术又一重大突破。神舟十三的成功发射表明(     
①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可以决定人类的认识的无限性
②通过“思维的眼睛”人们可以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
③科学探索能超越社会条件,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④实践发展提供的认识工具可以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6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2022·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5 . 2021年12月24日,山东省水利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保证《规划》科学性,三部门多次开展了深入的工作调研和沿黄地区水利普查,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规划》的出台表明(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
②获取真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
③相关权威专家的论证是验证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④认识是一个立足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1968年,当大家在研究胶水粘性变强的时候,史宾斯·希尔佛却反其道而行之研究弱胶水。在经历了多次实验失败之后,终于成功发明出能随时贴上又能揭下来的便利贴,解决了强力胶的一大缺陷。这个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促进谬误不断超越自身
B.真理具有反复性,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突破思维制约,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22-04-14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与人类相比,同为哺乳动物,鹿拥有可以完全再生的器官鹿茸;同为脊椎动物,蝾源拥有断尾重生的能力。虽然人体也拥有具备再生能力的干细胞,但随着年龄变大,其再生能力会逐渐减弱。中国科学研究团队从鹿和蝾螈中得到启发,通过多次科研实验,宣布找到了能逆转人类干细胞衰老、促进多种组织再生的分子,从而为延缓人体衰老开辟新的路径。这表明(     
①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条件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
③认识具有目的性与创造性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同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为什么日本没有搞成高产杂交水稻?袁隆平曾向记者解释了地理、气候、品种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看记者似懂非懂,他沉吟片刻说:“可能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像我们那样饥饿过。”饥饿是经历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的共同记忆。材料说明(     
①人们的认识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认识客体的复杂性制约认识主体的能动性
③人们获得真理的过程必然打上客观条件的烙印
④实践提出新要求加快人们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步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三)
9 . 2022年以来,中国各地发布房地产相关政策近80次,其中,释放稳定楼市的支持性政策已接近40次,与2021年下半年出台房地产资管新规“三条红线”形成对比,我国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表明(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局限性
②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改变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互交融、相伴而行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0 .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有人认为它给未来现实带来更多可能性,有人认为元宇宙易致人脱离现实,还有人认为它不过是AR技术的新叫法……人们对元宇宙看法不一的原因可能是(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限于具体实践水平
②没有经过亲身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不科学的
③不同人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认识
④知识结构的不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5更新 | 560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福州、厦门、莆田、三明、南平、宁德、龙岩)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