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联系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国际社会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特点,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都已经处在一个命运相关的共同体当中。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安全层面,丝路沿线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各国政府需要共同维护好丝绸之路沿线和平与稳定,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24-06-0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政治试题
2 . 下列选项中的古语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同或相近的有(     

①骅骝日千里,亦在御者功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④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其鲜明特点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无论是补齐发展短板,还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特征相关知识,阐述美丽中国建设的思路。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有利于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请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贡献青春磅礴力量”为主题,拟订一个校园宣传活动方案。
要求:①阐明活动的目的;②方案的设计要紧扣活动主题;③200字左右。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相关内容后,运用学习的推理知识,以“人民群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为前提,进行以下推理。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完成表格中相应的内容。(选择任意5项作答,若超过5项,只对前5项评分。)

推理类型逻辑错误遵循的逻辑规则
人民群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所以,有的人民群众不是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换质
推理
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人民群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所以,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扩大了前提
判断的谓项
人民群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我是人民群众,所以,我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三段论
推理
人民群众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有些人不是人民群众,所以,有些人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2024-06-0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二)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区域内轨道线不断加密,三地“同城化生活”成为美好现实,资源要素更便捷地流通、互补、共享。十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京津冀三地启动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简化此前繁琐的进出口异地报关手续,打通货畅其流“最后一公里”,京津冀区域综合保税区数量由2011年的2个增至11个。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动能领域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上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京津冀的发展实践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6-03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广东·模拟预测
5 .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要在“自我意识”中自发超越别人,发展自己
②在与周围的联系中才能构建完整的自我认知
③完美“人设”不如“真我”,要敢于做自己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2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新高考卷)政治试题
6 . 2023年11月,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新时代辽宁“六地”目标定位,实现从红色“六地”到新时代“六地”的转变。
红色“六地”新时代“六地”
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
辽宁“六地”目标定位的变化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会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要善于分析和利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一切以时间、条件为转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据此,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做事情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谚语有其自身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世界时,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启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①需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②既要注重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③需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④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适当突破规律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9月28日,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一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列车穿山越海,一路从福州驶向厦门。面对近海强风、强腐蚀、大潮差、地震带影响。福厦高铁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建成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服役环境高铁。这表明(     
①人类可以改变周边环境的客观属性
②高铁的建设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高铁建设者是成功的关键
④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10 . 如下图所示,漫画《简单是由复杂支撑的》(作者:郑辛遇)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决定整体的功能
②整体正常发挥功能要依赖于各部分正常发挥功能
③将简单联系发展为复杂联系有利于发挥整体的作用
④对事物表面联系的认识要上升到对内部联系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08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