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联系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2022-12-04更新 | 641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文昌鸡是海南省的地方鸡种,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近年来,文昌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文昌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该地龙头企业均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向农户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最后再统一回收,农户只需提供场地和劳动力。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让农户资金投入少,而且让他们的收入更加稳定。由此可见(       
①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②事物的联系随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地改变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事物的价值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2年7月28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习近平重点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强调,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明明白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现状清清楚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方的政治承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势力留下任何空间。以上态度表明(     
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有意义
③联系是普遍的,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④人们应在实践中使主观联系和客观事物相符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8更新 | 247次组卷 | 3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具有成本小、灵活性高等特点。从分享经济模式中,我们可以悟出(     
①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联系是多样的,应该打破事物的本质联系以丰富事物发展形式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事物联系的方式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0-16更新 | 682次组卷 | 4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进攻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下列古语与宫之奇的劝谏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③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当今,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把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购物、学习、看病等。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D.事务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7 . 针对“竟然要个人埋单”(如下图)的质疑,能有效化解其疑惑的哲学道理有(     

①运用综合思维方法
②存在思维有同一性
③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④联系呈现出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中国社科院发布2022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点状散发的新形势,我们要注重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竞争等方面政策协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材料中可以感悟到(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②立足局部,服务整体,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④基于联系的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清新的泥土味是土壤中的链霉菌布下的“气味陷阱”。闻味而来的跳虫在食用这些链霉菌的同时,也帮助后者的子代孢子广泛传播。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②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应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重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5更新 | 557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临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两会,是读懂中国发展的重要时刻。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大势、谋篇布局、拨云见日,带领中国人民朝着既定目标风雨无阻向前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 1%,城镇新增就业1 269 万人,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亮点纷呈的2021中国发展答卷,再次引发世人对“中国为什么能”的思考。透过“信心”“底气”“坚韧”“活力”等两会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五个有利条件”提供了读懂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党的坚强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是稳中求进的压舱石,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是中国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之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谈谈你对“中国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之源”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