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非凡十年,解码京津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十年来,京津冀“一核两翼”格局日渐清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核”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建设与承接同步推进。

十年来,交通、生态、产业这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态协同治理成效明显,2023年区域PM2.5比2014年下降了近六成。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持续强化,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已经达到1万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同时,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99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直接结算,京津冀持续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

总的来看,过去的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垒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破译这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密码。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 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湖北、湖南、江西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不断走深走实。因此,要站在中部看中部,还要跳出中部看中部。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要站在中部看中部,还要跳出中部看中部”对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启示。
3 . 2023 年8月8日晚,简约、安全、精彩的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圆满落下帷幕。中国队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而这一成绩的取得,源自每一位运动员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更离不开他们平时的严格刻苦训练。这印证了(     
①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整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部分的作用
③部分的功能相加就能超越整体功能                 
④局部的发展能够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拿出手机,患者在小程序上即可获取院内各科室的精准导航;通过自动化设备,采血检验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依托智慧后勤物联平台,降低设备能耗,提升工作效率……某医院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门诊、住院、后勤等各个环节,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材料说明(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部分,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③人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可建立有利于实践发展的联系
④要抓住事物的必然联系,也不能忽视事物的偶然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强调,各国都有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上述主张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各国发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应该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中国茶是日常生活,也是文化瑰宝。明代许次纾嗜花之品鉴,深谙茶理,他在《茶疏》中写道:“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茶理体现了(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从整体上把握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③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④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1更新 | 10661次组卷 | 63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海南省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突出城乡一体、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把全岛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海南整体发展服务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各个区域间的联系
③坚持系统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海南的发展
④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海南整体发展的最优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8更新 | 5665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连接三座城市——香港、澳门、珠海,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材料二   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正是中国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历经9年建设,汇众智,聚众力,数以万计建设者日积月累,埋头苦干,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

(1)结合材料一,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港珠澳大桥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道理。
9 . “白水当门稻穗深”“过雨忽翻金碧影”,这是明朝刘伯温描绘家乡青田稻鱼相依、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食物,田鱼则为水稻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稻和鱼形成互利共生的绿色生态系统。“稻田养鱼”之所以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因为(       
①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处理问题
②立足关键部分,通过部分的变化发展来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④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返回过程中,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惯性导航设备、着陆反推发动机和降落伞产品等一系列“黑科技”设备发挥分工、优化作用,共同护航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


有人认为,只要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过程中各个环节做好,就能够确保着陆成功。请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加以辨析。
2022-11-0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