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乡村体育和促进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体育发展提供政策引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营造良好氛围。推进乡村振兴,体育大有可为。以体育助力乡村建设,让农村更繁荣,以体育赋能农业发展,让农业更兴旺,以体育促进农民健康,让农民更幸福,以体育丰富乡村文化,让乡村更文明。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发展乡村体育和促进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落实发展举措时,把握时与势,“看准了”至关重要。比如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避免搞一种模式的“抄作业”,关键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制造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巩固扩大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先优势;广东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特色农业等。实践表明,谋在前才能掌握主动,“看准了”才能干到点子上;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在全局中定位,就能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各地在高质量发展中应如何看清“时与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避免搞一种模式的“抄作业”,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积极开动脑筋,善于开拓创新,走出“独立行情”才是根本之策。

(2)运用《逻辑与思维》创新思维的特征并结合材料,分析运用创新思维能走出新质生产力“独立行情”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典藏”了什么?一是开创了亚运美学的新纪元。杭州亚运火炬设计思想来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亚运会花器以花觚之形意彰显宋韵极简美学,亚运会核心图形“润泽”化用了杭州代表性的特产丝绸……让世界看到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文明互鉴互赏的杭州。二是探索了数实融合的办赛模式。亚运会开幕式“数实融合”的点火仪式成为“经典时刻”;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赛后转换为数字城市的服务平台;亚运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场景可使用外币移动支付,并在赛后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亚运会上的科技成果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三是塑造了“人人参与”的文明风尚。从“我为亚运献一策”到亚运会口号、会微等的征集,从现场观赛到服务保障,从赛事风潮到全民健身,杭州市民凝聚起“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亚运添光彩”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为了办好亚运盛会,杭州市民是怎样做好东道主的。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国际社会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特点,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都已经处在一个命运相关的共同体当中。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安全层面,丝路沿线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各国政府需要共同维护好丝绸之路沿线和平与稳定,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应该聚焦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如果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是“产能过剩”,那就相当于将产品出口跟产能过剩画上等号,这是违背经济理性的逻辑。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作为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国,继续其生产活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保护主义捆绑新能源产业,无疑将削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从相关主要指标来衡量,美欧一些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抱怨缺乏数据支持。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在上涨,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中国国内的两倍,这一方面说明西方所谓“倾销”的说法站不住脚,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何来“过剩”之说?

美欧一些国家刻意通过“去风险”等方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也会导致其本土企业发展受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中国产能过剩论”予以驳斥。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天津人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曾因污染严重,威胁到天津饮用水安全。对此,天津、河北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央及津冀两地共同安排资金解决水环境问题;河北启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天津实施“南迁北管”,于桥水库南岸44个村集体搬迁,北岸农村实施污水治理……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于桥水库的水质由IⅣ类恢复到Ⅲ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快建立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三地共同实施生态补水,连续第三年实现永定河和大运河全线通水,7个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全部达标,河北国考劣V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天津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协同治水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大联考(三模)政治试卷

7 . 辽宁正在大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辽宁省制定并实施《辽宁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系统性布局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老字号”,辽宁坚持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投入使用。为深度开发“原字号”,辽宁持续推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减油增化”,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通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新字号”,相继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截至2023年,辽宁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小巨人”企业310家。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阐述辽宁省是如何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在焦裕禄的带领和其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三害——内涝、风沙、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现在,焦裕禄当年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

材料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只是发展农村经济,而应是一个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们的好党员焦裕禄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性质和根本宗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建设新农村要重视各个领域的建设。
2024-06-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9 . 2024年3月,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了《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这是《立法法》修改明确区域协同立法制度后,三地协同出台的第一部创制性立法。

《江苏省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节选

第三条,示范区建设应当……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第五条,本省会同上海市、浙江省通过规划统筹、标准统一、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资质互认、数据互通等方式,畅通要素流动,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
第三十五条,……支持示范区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升,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知识,分析三地是如何通过协同立法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
2024-06-1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10 . 2023年10月16日,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深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在各自的优势上:天津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天津市发挥区位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京津冀市场规模扩容。

同时要把握重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切实保障北京市场供应,抓好雄安新区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带动区域市场一体化。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举措加以说明。
2024-06-1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