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要性。
2021-08-22更新 | 56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袁隆平追逐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追梦路上,他始终赞成: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天然杂交”获启示

1961年,袁隆平把上年“鹤立鸡群”的水稻种苗播在试验田里,但是它们没有成为有希望的一代,秧苗参差不齐。冷静分析后他猛然顿悟,这是遗传学上的分离现象,更加坚定了培育人工杂交水稻的决心。

殚精竭虑育国种

1964年夏初,袁隆平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两个月检查140000余个稻穗,寻得6株天然稻谷的“父本”,迈出了水稻育种的关键一步。紧着者,他又苦苦思索如何解决杂交水稻育种难题,几乎走火入魔,他将烟灰掉进了茶杯里、把衣服的纽扣扣错、在地震中抢救谷种、在余震中搭建窝棚、在饥饿时甘蔗充饥,只盼着发了芽的稻种在摇晃的土地上苗壮成长。

大海捞针获珍宝

直到1970年11月,袁隆平收到团队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农场,就为那一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品种杂交水稻研究成功,1988年杂交水稻种植覆盖半个中国。2006年,我国26年粮食受捐史画上句号,全世界羡慕不已,纷纷邀请他亲临指导。现在,我们不仅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是施惠于世界!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谈谈袁隆平故事带给我们的哲学感悟。要求:至少运用3个哲学原理,感悟深刻。字数200字左右。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会因为有人跟不上就慢下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不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无健康码出行不便、网上就医挂不上号、消费支付障碍重重……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做实做细为老午人服务的各项工作,增进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善待“慢行”的老年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宇宙的瑰丽与深邃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履,航天事业更成为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而中国航天,不仅凝聚着尖端科技力量彰显着国家实力,更传承着悠久文化赋予东方人内敛的浪漫。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试验探空火箭成功发射,为我国的航天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成功发射,只是天问之旅“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天问”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要“绕、落、寻”,这个难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就连一向傲骄的美国人目前也没能做到,有人用“地狱级”形容,这样的比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在着陆方式上我们更是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反喷辛和射式,同时又搭载火星探测器、着陆机、火星装载机,一箭多机,基本上咱们一口气就追上了美国的火星探测水平。这是几代航天人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了巨大的艰困难才取得的成就,真可谓来之不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5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词汇和关注焦点,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早在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强调:“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党中央决定,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这一名言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缩小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差距,这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指根据各区域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让每个功能区各能其能,各展所长,成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形成功能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清晰、各具特色、协同共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一是珠三角核心区要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示范区“双区”建设利好叠加,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核心区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二是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沿海重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逐步形成。三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四是“软硬联通”不断完善,陆海内外互联、东西双向互通交通设施网络,全省“一盘棋”统筹机制和差异化区域政策体系保障有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广东省是如何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然而,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必修课程和劳动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于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劳动教育回归课堂,有助于补齐、修复现有教育体系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将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从而实现教育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分析补齐劳动教育这一“短板”对构建全面培养的国民教育体系的作用。
2021-06-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0-21高三下·广东·阶段练习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阐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主张。

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我们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中方欢迎各国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1)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为主题,撰写两条发言提纲。
2021-04-1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广东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国外疫情快速蔓延,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外部大环境下,中央提出要加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因而国内大循环要立足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打通国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但当前商品质量标准体系、消费环境、服务消费基础设施等仍不能满足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需求,应着力解决。同时,要通过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中国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当前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哲学智慧。
2021-03-22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政治(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