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习近平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是一个整体,要一体认识、一体落实、一体评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作为能够确定被检测者是否感染病毒的科学方法,是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各地防控措施存在差异,一些地方不承认外地的核酸检测结果,要求重新检测,不仅给跨地区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大不便,还增加了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和支出。2022年7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合理性。
2022-12-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表决通过。从黄河特殊的水情河势看,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开发利用率却高达80%,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为此,制定黄河保护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黄河保护法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在统一调度实施上,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统筹防洪减淤、城乡供水、生态保护、灌溉用水、水力发电等目标,建立水资源、水沙、防洪防凌综合调度体系,实施黄河干支流控制性水工程统一调度,保障流域水安全,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全流域一盘棋体现在各部门协同合作。水利部门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机制,进一步健全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落地见效,严厉打击黄河流域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努力打造幸福黄河。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知识,阐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必要性。
(2)黄河保护法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2022-12-04更新 | 650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球竞争的新焦点。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四部门复函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东数西算”工程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高质量发展。

注: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数字中国春潮涌动,“东数西算”正当其时。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合理性。
2022-11-26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北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4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党和政府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是一部记录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成果、反映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文献。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出更加全面的发展,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正是这样一个个个体的拼搏奋斗,汇聚成浩浩荡荡的时代前进发展的潮流;一代代的青年奋斗者,追寻着信仰之光,成就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青春盎然的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机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白皮书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生动展现出“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整体风貌。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有关知识,说明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原因。

7 . 202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下图),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十八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乡村建设要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稳扎稳打,防止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深入宣传乡村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总结推广乡村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析《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摘录内容是如何体现“把握世界的规律”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碎片化时代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

有人认为,信息碎片化提升认知水平。信息碎片化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们迅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完整内容被分解为详细的义项。通过信息分享及获取工具,人们在坐车、吃饭、午休时都可以阅读,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媒体能够尽快把信息传播给用户,人们随时随地关注各种碎片化信息,从而提升认知水平。

有人则认为,信息碎片化降低认知水平。信息碎片化时代,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有很多局限。首先是不成体系,有质量的深阅读带来的是系统化的知识,有完整的体系和内部结构,而现在的阅读是“刷”的,是一篇一篇文章浏览式的。其次是没有逻辑,一篇一篇,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堆积起来的信息,知识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被切断,成为一堆散乱的信息,会降低人们的认知水平。


(1)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看法,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2)无论如何,碎片化信息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被信息所奴役。运用所学的《哲学与文化》知识,为青年人如何面对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2-10-29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江清水不仅见证了漓江的生态改善,也是近年来桂林市坚持绿色发展,切实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缩影。

推进生态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桂林以全力推进“四治”工程,打响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漓江流域采石场全部关停复绿,风景名胜区内养殖场全部关闭,推进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漓江水源林保护、沿岸绿化花化彩化,全面实施桂林喀斯特生态修复项目一、二、三期,完成伏龙洲生态修复及蚂蜻洲、大小洲截污工程。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桂林是如何筑牢漓江生态屏障的。

擦亮漓江“金名片”,共享生态红利。

桂林持续深化漓江“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改革,创建漓江水上游览准入与退出机制,推动实施票制票价改革;由政府主导成立公司,统一规范运营管理,完成磨盘山、竹江等客运港品质提升改造,严厉打击“黑导”“野马”等旅游秩序违法违规现象;5000多张游览排筏全面整治为1210张,在规范管理,推动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简要说明桂林是如何让沿江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的。
2022-10-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