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十四五”以来,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但面临的总氮等污染物排海压力仍处高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修复还需较长时期,综合治理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这说明要(     
①立足关键部分,加强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重点海域重点施策
③注重积累强于飞跃,克难攻坚稳步推进
④坚持系统优化方法,优化海洋生态治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漫画《苟且偷安》告诉我们(     

①矛盾的解决要以牺牲矛盾双方的某一方为条件
②不能只顾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长远的联系
③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选择最佳方案
④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3 .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趋完善,三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协同推进,区域内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是实现整体效能提升的重要途径
②立足京津冀部分的功能,搞好局部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③改造客观世界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通过实践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更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材料一

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立足世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强力支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运用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的。

材料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球视野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

材料三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和对教师教育的高度重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成绩斐然。三地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根本性质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④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能让传统生产力变成新质生产力,是因为(     
①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而产生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
②事物构成要素的变化影响事物整体的性质与功能
③事物内部结构的组合发生变化可能引起事物质变
④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质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9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高考政治考前模拟卷07(河北专用)
7 . 南昌舰自2020年1月入列以来,全舰官兵在舰党委的团结带领下传承英雄薪火、厚植先锋底色,开创了人民海军史上多个第一。南昌舰党委于2024年1月,荣获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称号。材料表明南昌舰党委(     
①把握了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实现了从实践到认识的伟大飞跃
③勇担使命、不惧挑战、不断创新
④以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家的赞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2023年7月7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三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共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良策,共商“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之举。会议统筹部署未来三年三地共同推进的协同发展重点工作,要求京津冀三省市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区域整体活力。由此可见(     
①联系引起发展,要推动自在事物联系向人为事物联系转化
②综合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类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创造条件,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④系统由各要素构成,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近年来,通过主体功能区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三区三线”管控体系、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等“组合拳”,我们构筑了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从源头上避免了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的大规模开发,保障生态空间的独立性,维护生态公平,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立足关键部分,发挥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结合材料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阐述我国是如何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
2024-03-1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逻辑与思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