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以前,“Geek女”指的是书呆子女性,带有贬义。如今,“Geek女”演变成了一种新女性概念,是指比普通女性更为理性,思维偏男性化,有点“科技控”的女性。这意味着(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②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待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随人的认识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谋划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苍莨”是春天竹子出生时的青绿;“月白”是月光洒下的一片青白;“海天霞”是海霞灿烂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暮山紫”是黄昏时刻山间烟雾与夕阳落照交织的紫色…… 中国色从自然中寻找色彩的气韵,充满中国人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可见(     
①气韵雅致的中国色具有鲜明独特性,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②中国色能够派生出丰富色彩,是现代色彩艺术实践的理论源泉
③中国色融合自然具象与人类心灵意象,在触类旁通中创新色彩表达
④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虽历经千年,但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始终不会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3更新 | 463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神勇无敌的大力水手使“吃菠菜为何能力大无穷”成为小朋友好奇的问题。中国科学家一项聚焦菠菜光合作用的基地——类囊体的新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将类囊体跨物种递送至动物体衰老退变的细胞内,让动物细胞可以分享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以此叩响逆转细胞退变衰老的“时光之门”。可见(     
①坚持科学精神才能正确改造事物间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通过实践创造新的联系
④发展在本质上是后来的事物对先前的事物的辩证否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5-2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我国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中国社会已开始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A.人类社会是发展的B.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C.自然界是发展的D.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6 .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广譬》强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说明(     
①世界上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②人的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敢于发展,勇于创新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2022-01-23更新 | 982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马戏团的小狗经过训练可以准确算出训练师设定的题目,对于观众随机出的更简单题目却不会计算。如果说计算的过程是人的思维形成的过程。那么这是因为(   
A.人的思维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人脑
B.人的思维是一成不变的
C.狗脑难以产生所有的人类思维
D.狗脑只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
9 . 钟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及5G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他表示,人工智能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年轻医生借助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诊断率;同时,利用5G技术进行高清远程会诊,不用特地穿防护服去病房诊疗,为抗疫提供了很多方便。”从唯物论角度评价人工智能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就其本质来讲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②人工智能代替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③人工智能体现了发展和联系观点④人工智能的功能是人类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1-07-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二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我国是爱玉之国,玉之邦,玉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宁为玉碎”的爱国气节;“瑕不掩瑜”的廉洁气魄:“润泽以温”的奉献品德……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玉文化”随着时代更迭而经久不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寓德于玉”体现了“德”与“玉”的自在联系②“寓德于玉”中的“德”与“玉”之间相互决定
③“以玉比德”的玉文化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④“玉”的具体特性承载“以玉比德”的思想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