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展观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论,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单纯的、短期的经济增长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祉,甚至有可能带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学术界称这种现象为“有增长无发展”、“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叫“负增长”。

(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结构要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增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前后,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均呈指数增长,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将达到极限,那时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告戒人们经济发展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

(四)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主要内容有: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第二,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第三,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第四,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指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第五,强调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分析发展观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23-05-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2 . 发展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领域表现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____________、由简单到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社会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人的认识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_________________、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认识也都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2023-05-3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3 .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偏重需求侧调控转变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和基础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
4 . 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9-29更新 | 484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不识字的人”。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可见(     
A.人类社会是发展的B.事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C.事物的变化是新陈代谢的过程D.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6 .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向世界发出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明在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如何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7 .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作用。一张蓝图绘到底,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这要求我们(     
①要坚持综合的思维方式,统筹全局
②重视量的积累,有序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③在实践中获得对文化建设的终极认识
④破除原有的思想观念推动文化建设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下列关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只存在于自然界
B.变化就是发展
C.任何质变都是发展
D.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9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人是被动地适应自然。今天,我们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强调绿色、协调的理念。这种理念既继承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克服了传统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从天人合一观念到绿色、协调的理念(     )
①从认识的角度证明了发展具有普遍性
②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存在方式
④任何运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19年,我国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中国社会已开始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A.人类社会是发展的B.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C.自然界是发展的D.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