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出发,开启试运营。

邮轮作为功能最复杂、建造体量最大的船型,技术和供应链的自主化,也将带动制造业在动力推进系统、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品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进步。

爱达·魔都号的内装,一级供应商都为海外厂商,尽管外高桥造船在建造初期联动了全国各种类型的船舶供应商,但也只有约30-40家中国供应商参与到了邮轮二级项目管理和建设中。通过与一级供应商的合作,这些国内厂商已初步掌握了项目管理的能力,积累了一定邮轮内装经验,也在逐步建立自身的设计能力、加强内装总承包的能力。上海外高桥造船期望在建造第二艘邮轮时能孵化出国内的供应商。

2022年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外高桥造船开工建造。同一天,大型邮轮创新中心在此揭牌。该创新中心拥有面积超1.3万平方米的联合工作场景和超9万平方米的联合创新基地,已有40余家产业链优势企业入驻。

在首艘的基础上,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技术革新、建造工艺、供应商管理等方面能力将得到提升。

首先是长大了。总吨位增加了0.67万吨,达到了14.2万吨;总长加长了14.4米,达到了341米。客房数量增加了19间,达到2144间。

其次是变短了。针对船型和配置的变化,相关技术开发论证都要重新开始,但有了首艘的经验,第二艘邮轮的设计建造周期反而压缩了半年。

这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已初步掌握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是向大型邮轮批量化、系列化建造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外高桥造船总经理、国产大型邮轮总设计师陈刚说道。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大型邮轮的技术革新进程。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大型邮轮发展前景。
2024-02-20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正月开学考政治试题

2 . 近日,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在中外各大媒体平台掀起了一阵狂热之风。有专家认为,ChatGPT将给信息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但是,由此带来的科技性失业等风险也不容忽视。马丁·福特在《机器人时代》的预言似乎正在变为现实:人与机器之间互相加强的正反馈循环不断加快,最终的结果是将产生“智能爆炸”……数以千计的高技术含量的信息类岗位的消失可能是一曲前奏,未来以知识为基础的岗位将会受到更全面的影响。

有人认为,不是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让一部分人失业,而是人工智能发展还未来得及创造出更多的岗位。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 . “鸡毛换糖”是一句吆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义乌小商贩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加工好的糖块换取鸡毛等废品获取微利。这种争取毫厘、积少成多、勇于求变、刻苦务实的干劲,感染了一代代义乌人。大家都相信只要传承“鸡毛换糖”的精神,就能继续创造奇迹。义乌最重要的生意经是“不要想一口气吃成胖子”,今天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以小商品批发闻名全球,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中国制造”汇聚到这里,再从义乌流向全球。但2020年以来疫情重创出口,义乌商家生意断崖式下跌,。不过,交织着焦虑、无奈和彷徨的空气中,也有一股不肯坐以待毙的求生欲。“有起有落很正常,有危总是有机”。如果生意很好,肯定不思进取,一直靠老客户、老产品,现在有危机感,反而会去突破、去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知识,分析义乌最重要的生意经给人的哲学启示。
(2)请你以“有危总有机”为题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要求:①运用辩证法观点。②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9-0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就有着飞天的梦想。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 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深化,并为下一步奠定基础。2007 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首次绕月,在世界上首次获得120m分辨率的三维立体全月图。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首次落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自主避障和高精度软着陆。2019 年,“嫦嫉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2020年,万众瞩目的“嫦娥五号”一飞冲天,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筑起了中国航天史上九天揽月新的里程碑,这也将为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18年来,研制团队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面采样封装、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精移、地球大气高速再入返回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确保“嫦娥工程”按时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可上九天揽月”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制造业如何践行制造强国战略。
2018-04-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