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自行车诞生至今已超过百年,而它的进化过程从未停止。智能自行车,打破了以往的设计,大量采用轻质材料,融入了GPS定位系统和人体运动信息采集装置,配套手机APP,让骑行更加舒适,更具乐趣。这体现了(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发展的趋势和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这段饱含中国智慧的话,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道阻且长”出自《诗经·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行则将至”出自《荀子·修身》:“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路途漫长充满险阻,但走下去终将到达;坚持不懈,那么美好的未来就值得期待。”习近平引用这番话旨在强调,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纵然前方的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也大有可期。这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坚忍乐观的人生态度,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质,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承继中华文明的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伟大的担当精神,为民族伟大复兴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说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启示。
2023-07-21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读图漫画(作者:小林),下列说法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发展,所以要重视“必须走的路”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一定要走好“必须走的路”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走好“想走的路”
④量的不断积累才能导致质变,因此要先走好“想走的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中国古语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资治通鉴》中写道:“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这启示我们(     
①树立联系的观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坚持适度原则,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关注量的积累,防止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④抓住时代机遇,促成质变以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提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这说明(     
①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推进
④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是客观的,只要把握事物的必然联系就能事半功倍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使人的实践活动突破规律的限制
③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的发生
④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⑧C.②④D.③④
7 . 作为全国最大的紫菜生产基地,“中国紫菜之都”连云港也曾面临养殖场密布海岸,海域养殖负荷过大、紫菜病多发、质量下降等问题。连云港以退为进,主动压缩近海养殖规模9万亩,引导紫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足“生态绿+海洋蓝”文章。这说明(     
①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②只要突破度的范围,事物就能够发展
③事物的统一、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
④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建共和于革故鼎新之时,兴百业于一穷二白之上,倡改革于曲折前行之途,成小康于砥砺奋进之中,煌焊然成复兴之大气象……”党的百年征程告诉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在于党(     )
①坚信前途光明,勇于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②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飞跃积极创造条件
③果断抓住时机,促成我国社会中各种事物的质变
④坚持批判性思维,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推动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2022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说:“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2021年2月25日下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新的起点的开始。


有人说:“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也就意味着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的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10 .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巴黎统筹委员会”到《瓦森纳协定》,从《考克斯报告》到“沃尔夫条款”……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对我国实行严密封锁禁运,企图把中国排除在世界空间站俱乐部之外,妄图扼杀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梦想。“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向科学难题发起进攻,一次次向生理极限发起挑战,一次次将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梦想的载人飞船顺利送入太空,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事实雄辩地证明,面对国外的长期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事业坚持独立发展、自主创新,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航天人的探索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