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斗争性的含义及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只要重视治“未病”,任何“已病”都不会发生
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未病”与“已病”都要重视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上述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0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和平不是求来的,是斗争来的。“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说明(     
①和平是绝对的,而斗争是相对的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③矛盾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10-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鄂西南三校联盟考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信过往

国潮文化一般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商品或服务之中,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含义、特征、符号和元素,为各行各业的品牌及产品提供了构思和创意的素材。近年来,国潮文化日益兴盛,国风音乐、动漫、游戏迅速崛起:国潮服饰、品牌、IP旋风式席卷市场,如中国某服装品牌亮相纽约时装周;故宫文创产品、三星堆文物、汉服、中华老字号传统节日、国潮品牌等内容更是频繁登上热搜;还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消费体验,如考古盲盒、人文类旅游项目、古装摄影等沉浸式休闲消费活动,也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2021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1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受访青年愿意为国潮产品买单,91.6%的受访青年期待越来越多的国潮元素出现。

对于国潮文化,网友甲觉得守正重要,认为国潮文化的发展应该慢下来、稳下来,要了解国潮最本质的内涵,等真正理解了再创新;网友乙认为创新更重要,没有针对当代场景的创新,传统就会丧失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网友甲和网友乙的观点加以评析。
2023-06-19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在《矛盾论》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说明了(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④矛盾的斗争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中国企业来说,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打开眼界、互相学习、创新创造、共同提升、做大做强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方为上策。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体现了(     )
①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③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包含
④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3-05-2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7 .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③解决党内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把握矛盾的斗争性是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胜利的法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哪有不打架的,但是人到老年,最终坚硬的牙齿可能会掉光,但是柔软的舌头仍在。这告诉我们(     
A.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023-02-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联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认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应该加强对话,增信释疑,促进合作,确保中美关系始终不偏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轨道。

王毅在谈及中美关系时说:中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现实国情不同,有着各自利益和关切,这是正常的。国与国之间有差异、有分歧甚至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走向对立。40年后的今天,中美已经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国,尽管两国各自的情况以及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变化,但双方仍应不忘初心、保持定力,不被一时一事所惑,不为一局一域所扰。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远大于摩擦。我们不能让矛盾分歧来定义当前的中美关系,更不能让偏见和误判来左右未来的中美关系。要坚持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历史文化和国情差异。更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努力聚同化异,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造福两国,兼济天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考察。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市主城区交汇,形成了三江汇流的壮阔景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江口考察时谆谆嘱托,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长江上、中、下游调研,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深刻阐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共抓大保护”,突出强调的是“保护”这价值维度,“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突出强调“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首要在生态保护,基础在绿色发展;要正确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修复工作;正确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6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共抓大保护不仅没有影响发展速度,还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这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分析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2022-12-03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