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普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7 道试题
1 . 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是(       
A.矛盾的普遍性B.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2020-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必修)

2 .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到的社会与家庭教育总在告诉我们“哭是懦弱的”,“不要哭鼻子”,长期压抑在内心的负性情绪很难消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经常出现所谓负性情绪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释放出大量活性物质,如人焦虑时能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精神过度紧张会放出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如果负性情绪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材料表明(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由人脑决定的
2.当太多的情绪藏在心底,等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到来时,会面对更加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负性情绪不能闷在心里,这样很容易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也不要因为情绪会产生负面影响而逃避问题,把问题搁置,因为压抑的情绪不会因为隐藏和逃避而消失。我们可以通过哭泣来宣泄情绪,有利于从而缓解压抑的心情。材料告诉我们(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无条件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下图漫画《艺术处理》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       

①尊重规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事物原有属性的限制
③正视矛盾,努力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④坚持在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下图漫画《艺术处理》(作者:于海林)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     
A.正视矛盾并寻找正确方法解决B.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事物D.敢于寻找新思路,超越现实
5 . 对于下列说法中蕴含哲学道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矛盾具有普遍性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有条件的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6 .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唯物辩证法来看这个“发展新路子”的哲学依据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B.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C.把握矛盾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D.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 .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①斗争性     ② 特殊性     ③普遍性   ④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选修)
8 .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景物中;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由材料可以看出(       
①“景”和“物”能够能动地表达“情”和“志”
②“情”和“志”是对“景”和“物”的能动反映
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④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0年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电视电话会议,总结疫情防控经验,部署全力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该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要遵从卫健委安排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力求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④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