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无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023-08-17更新 | 1229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促进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措施唯物辩证法道理
抓住“特色”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有优质旅游、矿产、种植养殖等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打造独一无二的发展格局,形成“品牌”效应。
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劳动者等群体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
乡村振兴,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共同富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启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将乡村优质产品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纳入电商体系。
按照“优势资源合理整合、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特色产业圈层带动”的基本路径,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整体性圈带发育,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做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3 . 漫画《办理业务》所蕴涵的哲学寓意是(     

①任何事物总处于永恒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②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不同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④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明显提速,“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采用何种养老模式,国内外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浙江温州提出“养老”与“托幼”相融合的一体化模式,通过一体化供给、一体化服务、一体化降本等途径,让“朝阳”与“夕阳”的生命碰撞更加精彩。

英国研究团队也做了一个实验:在某养老院设立幼儿园,让10位退休老人和10名4岁学龄前儿童共同生活6周。结果孩子们走进养老院后,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他们重新发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乐趣和欢笑,消除了孤独感,提升了生活质量。同时孩子们也得到了关爱与照顾。此类“跨代学习陪伴”的养老理念,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在探索中……

有人认为,我国应积极推广“养老”与“托幼”相融合的一体化养老模式。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蕴含的哲理有(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各国现代化的普遍性之中
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中国式现代化可为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内部结构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几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正因如此,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被视为现代化“模板”。然而在实践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因”,也逐步落入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到2049年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简要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超越“西方化现代化”的理由。
(2)结合人类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3)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通”。
(4)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精髓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性。
(5)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要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要称霸。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7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的有机统一,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富裕”,是相对于贫穷而言。“共同”,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少数人富裕、两极分化而言。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优化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并指出其哲学依据。
2022-04-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下列选项与漫画寓意相符的是(   
A.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C.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9 . 毛泽东指出:“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 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的。”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的行为主要错在不懂得(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分析矛盾应以矛盾特殊性原理为指导
③只有全面看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为中国政坛带来习习清风,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比如,习总书记曾告诫全党:要坚持底线思维,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下列古诗文中与此句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南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④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胡居仁《居业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5更新 | 4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高三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