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24·贵州·二模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春运,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也映照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2000年,返乡流、务工流启势浩大。然而当时国家铁路营运里程和平均时速不足,每逢春运,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成了民生痛点。如何应对春运大客流,一度被视作难解的课题。为了破题,这些年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大规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交通运力显著提升;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春运的行程更加智能、高效、舒适,也为大国经济畅通了脉络,如今新兴旅游流、休闲流,与传统返乡流、务工流相叠加,汇聚成澎湃的春运潮流,释放出流动中国的强大活力。但是2024年的春运大考又暴露出在自驾出行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春运还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运难题破解历程的认识。
2024-04-10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考察调研,前往天津古文化街,走进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特色店铺,了解生产经营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情况,同大家互动交流。

天津有丰富的老字号资源,一些老字号兴于“老”,也曾困于“老”,主要表现在:新品牌的冲击、消费群体老龄化以及过度依赖本地市场。面向新时代,津门老品牌或开发体现时伐发展特点、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通过组团、跨界经营等形式开辟新赛道,聚焦解决关键问题,打造新时代的“新形象”。天津杨柳青画社,开发出了一批能够“全年走进百姓家”的文创产品,给老品牌树立新形象,“让年画不只是‘过年的画’”:泥人张传承人走进校园,把非遗融入青少年成长,让老手艺“对味”新群体,主动拥抱更有活力的市场。老字号寻求新流量,在传承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天津“老字号”因何又新。

材料二   提起存续400多年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怀抱红鲤鱼的胖娃娃形象就会浮现眼前。但长期以来,因产品单一、实用性不足,且销售时间有限,杨柳青年画难以激活新的消费群体。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杨柳青年画反其道而行之,让年画打破局限,实现相关文创产品全年走进百姓家。

(2)“让年画不只是‘过年的画’”体现了逆向思维。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运用好逆向思维。(答出两点即可)
2024-03-31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3 . 目前6G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当今全球瞩目的焦点之一。业内普遍认为6G通信能力将达到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发展是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过程。6G将推动沉浸感更强的全息视频,实现物理世界、虚拟世界、人的世界三个世界的联动。从5G到6G,表明(     
①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③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不仅关注数量充足,更加强调膳食均衡搭配,确保人民健康饮食。现在,蛋奶果蔬菌等这些一直被我们称作“副食”的食物,逐渐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过去的“副食”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A.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B.根本原因是食物观的转变
C.实现了主次矛盾的无条件转化
D.说明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部分,实现最优目标
2023-04-28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考二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材料一

材料意义
大力推进中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1(请勿在此处回答)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2(请勿在此处回答)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3(请勿在此处回答)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4(请勿在此处回答)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表格中材料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因而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哲学道理。
2022-05-27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