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做到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经济工作事关发展大局,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证明,有效的疫情防控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稳固的防疫成果可以为经济增长营造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为稳定制造业基本盘,采取“一企一策”“一项一策”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开拓市场、畅通运输、企业融资、能源保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尽管受到多方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承压,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必须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央部署所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S市政府印发《S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总体思路围绕“文化旅游新地标、文创科技新高地、国际交流新窗口”目标定位,提出至2025年短期发展目标,并展望谋划了2035年发展愿景。从空间规划上,打造“一核引领,一带聚力,多区承溢”的产业功能布局(“一核引领”即环球度假区带动文化旅游区发展;“一带聚力”即打造北部产业带:“多区承溢”指产业发展备用空间承接更大的环球溢出效应);从产业功能定位上,构建“1+4”文旅商融合发展产业体系(“1”指聚焦主题旅游核心产业,“4”指重点发展培育IP设计、数字创意、潮流体育、演艺娱乐四大细分产业).着力打造国际旅游新消费目的地。《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指出,推动文旅和科技融合,打造一批“元宇宙十文旅”场景,引导沉浸式驻场演出场景、元宇宙文旅体验产品;鼓励文旅和教育融合,开发研学旅游路线;加快文旅和体育融合,培育时尚多样体育消费新场景;鼓励文旅与农业融合,构建精品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带。依托副中心图书馆、剧院、大运河博物馆建设,丰富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依托古城保护,推出古城主题文化探访线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说明《行动计划》总体思路是如何设计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落实《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的意义。
2024-02-08更新 | 5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从更强调“稳”,到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所谓“以进促稳”,就是要确立更适宜的目标、出台更统一的政策,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会议提出“先立后破”并将其置于总基调之下,目的应该是要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之前出现过的盲目求快或一刀切的做法。预计在新机制正式成型之前,原有的模式还将运行一段时间。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明年经济工作为什么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东北是重要一极。同时,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长期的计划经济也积累了不少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要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卡点瓶颈,东北又是重要一关。

202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其中之一就是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这不仅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应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学举行了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论文答辩内容包含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对此,有网友点赞,认为形式新颗,可体现综合素质;也有网友觉得此种方式过于成人化了,不要把学生论文变成家长论文。为此,我们可以建议该学校(     
①认真对待反对意见,克服答辩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②改革探索要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避免拔苗助长
③敢于突破成规,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教育改革
④坚持走自己的路,发展具有本校特点的个性化教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王安石的诗句中,与“新故相除”蕴含的哲理最相符的是(       
①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杏花》
②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集》
④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贵州被称为“村BA”的草根篮球赛因其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在网络走红。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积极学习贵州“村BA”的成功经验,举办了乡村篮球交流赛,邀请一些知名的草根球队与本地篮球队伍同场竞技,设置的奖品也是接地气的本地特产。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始终超越不了贵州的乡村篮球联赛。这说明(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寻找助力乡村振兴的正确方法
②乡村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③具体分析地方的个性是正确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④乡村振兴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同根同源,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在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福建既有天然优势,也担负重要使命。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资源,深化融合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先行先试,扩大授权赋能,持续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坚持因时因地制宜,支持条件好、优势突出的地区率先试点、以点带面,引导其他地区找准定位、协同增效。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为什么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9 . 锌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的重量占人体重的0.003%,但在人体免疫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锌不足人会出现淋巴细胞数量低落、免疫球蛋白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临床表现为肺炎、念珠球菌感染等,服用一些补锌制剂可提高自身免疫力。这启示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②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要把握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我国的水稻经过育种技术创新,正在迈入智能育种的4.0阶段。4.0阶段是利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智能育种阶段,将大幅度提升种质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释放资源价值,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完全不同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
③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