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看现在的强国,哪一个不是靠着民族自立的精神,才能够建设起来?” 120年前,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发问。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给出了一个更新、更完备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

10月16日,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并宣告了全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位党代表对此的感受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得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重写了世界现代化理论。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分析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哲学道理。
2 . 丽江市《2022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华坪县芒果产业链水平,增强玉龙县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和产业区域集散地功能,试点永胜县食用菌工业化生产模式,扩大产业规模,深化古城区花旅融合,加快宁蒗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推进金沙江100万亩特色生态经济林果带和100个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丽江市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发挥品牌效应说明了(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因地制宜
④根据人的需求建立新的联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物质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经济强省浙江省历任领导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乡村文化基础,2013 年新建 1300 多座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建设主要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闲置校舍和文化活动中心,一方面避免大兴土木,少花钱多办事;另一方面借力发力,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浙江文化礼堂融进了浓浓的乡土内容。各地大力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扎根乡村的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培养农村文化能人,让他们真正成为基层和农村文化的耕耘者。无论节庆礼仅、教育培训还是文体娱乐活动,文化能人大显身手,引领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和极参与,不断增强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和农村“文化大使”,通过寓庄于谐、寓教于乐“接地气”的文化浸润活动,将文明之风播进农民心田。

材料二 如何利用文化礼堂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浙江的经验是:硬性植入不如潜移默化,“送文化”不如“种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基于对农村和农民的理解、尊重之上的引领,应该源于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应该伴有浓浓的泥土芳香。只有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农民的思想境界才能一步步提升起来。

浙江“文化礼堂”的符号,首先融进了浓浓的乡土内容。礼堂里大体包括“二堂五廊”:即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碑、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舍此,各村还因地制宜挖掘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是主角,只有尊重农民群众的需求,只有让农民群众成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文化礼堂才能生机勃勃。在建设文化礼堂时,各地都特别注重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浙江是如何成功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文化礼堂建设的?
2021-0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安徽省大别山区舒城县棠树乡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涌现出一批拥有村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美了乡村面貌,富了一方百姓。

2018-2020年,县乡扶贫工作队多次帮助产业脱贫。“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未拿一分钱,城里的许老板就送来鱼苗,帮助我们在生态园鱼塘养鱼,今后我家脱贫有奔头了。”今年赵永平不但有渔业收入,还被介绍到生态园打工,一年下来家庭收入总共会有一万多元进账。八里村打造出“一村一品”特色,水面大,水产养殖为该村带来一片希望,通过养鱼这条路,10户贫困户有了“生财”之道。八里村的发展启示,全乡各村都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因地制宜,乡引导各村按照集中连片原则划分特色产业区域,每个村重点培育1至2个支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云雾等村由于境内山林面积大,多山地,因此发展油茶种植,打造棠树乡油茶种植基地,如今,油茶基地里已经种植了近2000亩的油茶树,预计今年可以达到8万斤。窑墩村,着重发展丝瓜络种植,而三拐村则着力打造盆荷生产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名列前茅的珍品观赏荷花、睡莲水生景观植物种苗园区和莲产品体验馆。棠树乡打造“一村一品”不是仅仅停留在扶贫的阶段,更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振兴乡村经济,打造生态宜居、文明的新农村,将每个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棠树乡打造“一村一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