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随着上海九江路中国建设银行第一家“无人银行”的出现,“老人不会操作怎么办?”等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实践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还要靠实践来解决,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2019-03-0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市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促进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措施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理
①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种价值,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②抓住“特色”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有优质旅游、矿产、种植养殖等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打造独一无二的发展格局,形成“品牌”效应。
③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劳动者等群体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

④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为全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范例。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A市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3-01-05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随着上海九江路中国建设银行第一家“无人银行”的出现,“老人不会操作怎么办?”等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实践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还要靠实践来解决,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5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某镇以此为契机,坚持探索乡村建设行动“落地”新思路。该地有一定农业、畜牧业养殖基础,其养羊的“羊村”形象与某知名动画片中的“羊村”形象十分贴合。基于这一灵感,该镇全方位借力打造“羊村”形象,设置活力羊村集市、羊村产业园等几大区域,打造“IP”主题乡村亲子游产品以及具有乡村韵味的亲子体验空间。除此之外,该镇还把羊村乡村“新IP”与传统特色古窑相结合,将保护“窑文化”当作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镇还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并定期召开文保员工作会议,对下属行政村及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指导,让古老“窑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该镇还进一步拓宽思路,打造集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科研校区、旅游景区“五位一体”的现代创新产业园区“机器人小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振兴新路,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该镇在乡村建设中的举措蕴含的哲学智慧。
(2)联系当地实际,为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和产品走出乡村提两条具体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扶贫大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发生。


结合材料,分析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解决问题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远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以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即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亮、纪录的气质,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国家宝藏》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大量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极大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与传统的文化科普节目不同,《国家宝藏》不是简单地介绍文物,而是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发,这让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要远对了表现方式,在这个快速送代的时代同样可以传达传统文化之美,感悟传承文化的自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宝藏》的成功对于树立人们的文化自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考验着国家的治理智慧。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往往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盲目扩延占用大量耕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

材料二: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载有城市文脉的建筑被一个个推倒,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变得千城一面,城市特色逐渐消亡。城市管理者过分重“物的积累”、轻“人的发展”,重硬件建设、轻公共服务,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忽略了城市的非物质属性,割裂了人与城之间的情感。说到底,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迷失,是城市发展思路的偏差。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推动城市发展必须注重城市的内在文化肌理,多一些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保留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文脉的延续性,让因地制宜成为遵循,让千姿百态成为追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城市病。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当前我们推动城市发展应有的思路。
(3)某市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主题拟开展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为该活动拟定两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精炼、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持续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浙江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严格实行“非禁即入”,不得额外对民间投资主体设置准入条件,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实现各信用信息平台协同信用修复;积极支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拓宽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

材料二   浙江义乌的民营经济书写着“莫名其妙”、“无中生有”和“点石成金”的传奇。改革开放初期,缺乏自然资源的义乌,认清现实,找准妙招,以量体裁衣的持续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历经六代市场更迭,一步步成长为“世界超市”。进入二十一世纪,为规范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让义乌在“无中生有”的路上“一往无前”,义乌市政府持续优化职能部门组织架构、设立权力清单“明白墙”、严肃处理吃拿卡要,同时推动商户制订行业规章进行自我管理。新时代,在成本上涨和东南亚制造业崛起的压力下,义乌人迎难而上,借鉴其他行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趋利避害, 抓住时机,插上“一带一路”与“互联网+”的翅膀,“点石成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体系”的知识,说明浙江是如何打造民营经济金名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中哲学的相关知识,评析改革开放初期或新时代义乌的发展。(温馨提示:如果对两个时期的发展都评析,只给书写在前面的答案评分)
(3)结合材料二,从“法治中国建设”的角度,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义乌政府的作为对小商品市场发展的意义。
2023-12-26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考模拟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华社《半月谈》近期集中专题报道贵州“黄金十年”的成就、经验。报道指出,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百折不挠的坚毅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10年间,贵州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三、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全国第一、“中国天眼”瞭望茫茫宇宙、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

材料一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坚持分类推进,分别理清各县发展优势、短板弱项、工作方向;探索试点先行,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示范点;采取重点突破,将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作为突破口;积极稳定就业、壮大产业,循序渐进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材料二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红军长征在遵义发生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多民族大省,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中的特色,山地提供生存环境,制约人的视野和生活方式,同时造就了贵州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王阳明“龙场悟道”,给贵州留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阳明文化资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知行合一”的心态观成为贵州特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给贵州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贵州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采取六大措施: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做“实”阳明文化、做“活”“三线”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打造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推动贵州乡村振兴的举措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贵州如何打造文化强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月19日,人民日报一篇《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文章备受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指路。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目前,全国公布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1065片历史文化街区,确定5.41万处历史建筑;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一个个数据、一个个项目,感染观众,契合观众内心需求,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


(1)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革命文物、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具有感染观众、契合观众内心需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价值。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请就如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2-06-03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 2022届高考仿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