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3 道试题
1 . 下图“哲理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锐意进取,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做更好的自己
③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自我、打破陈规
④要坚持实践第一,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S市政府印发《S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总体思路围绕“文化旅游新地标、文创科技新高地、国际交流新窗口”目标定位,提出至2025年短期发展目标,并展望谋划了2035年发展愿景。从空间规划上,打造“一核引领,一带聚力,多区承溢”的产业功能布局(“一核引领”即环球度假区带动文化旅游区发展;“一带聚力”即打造北部产业带:“多区承溢”指产业发展备用空间承接更大的环球溢出效应);从产业功能定位上,构建“1+4”文旅商融合发展产业体系(“1”指聚焦主题旅游核心产业,“4”指重点发展培育IP设计、数字创意、潮流体育、演艺娱乐四大细分产业).着力打造国际旅游新消费目的地。《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指出,推动文旅和科技融合,打造一批“元宇宙十文旅”场景,引导沉浸式驻场演出场景、元宇宙文旅体验产品;鼓励文旅和教育融合,开发研学旅游路线;加快文旅和体育融合,培育时尚多样体育消费新场景;鼓励文旅与农业融合,构建精品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带。依托副中心图书馆、剧院、大运河博物馆建设,丰富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依托古城保护,推出古城主题文化探访线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说明《行动计划》总体思路是如何设计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落实《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的意义。
2024-02-08更新 | 5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我国短视频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短视频能够拓展视野、挖掘兴趣,并为当代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长时间看短视频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损害,造成视力受损、失眠和成绩下降等问题,还有可能使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使其视野狭窄、偏执自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待短视频的利与弊
②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利影响加强管理,减少负面影响
③要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着力防范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④矛盾有特殊性,对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看视频的政策和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2-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如下图所示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上述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①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        
②寓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
③在本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④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两千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六百多年前,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而是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曾遭到了列强长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从中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

回顾世界近现代史,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损人利己,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我们党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全国、全世界宣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运用文化的知识,分析弘扬材料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现实意义。
(2)随着我国发展的日益强大,国际上有些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心存芥蒂,抛出强权与扩张的“中国威胁论”。请结合材料,任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角度驳斥“中国威胁论”。
2024-02-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对于传统行业,不能简单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法观点主要有(       )
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充满信心面对挫折挑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特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12日,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此次会议在稳中求进的要求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简要分析人们应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对于会议提出的要求加以说明。
2024-02-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C卷)
8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总书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到东边上海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西边新疆叮嘱“加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到北边黑龙江强调“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在南边广西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差距”……这主要说明了(     )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无共同性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8日以《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为标题,报道了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典型案例。报道这些典型案例是因为(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秩序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的重点地带,它的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要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发展态势日趋向好,达到了阶段性预期效果。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奋斗。

(1)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还需继续努力。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沿江省市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政策举措,形成治理合力。四川全面停止生产性捕捞,湖北杜绝不符合生态规定的发展项目,江苏通过宣传教育,使“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