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其孕育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100年来,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探索中比较,在比较中选择。各种政治力量无力承担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走不通,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着一代人的持续奋斗。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青年勇挑重担。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五四精神对青年勇担重任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说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是怎样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的。
(3)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但还有部分青年视探索尝试为畏途、把负重前行当吃亏、具有“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对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如何作为?请提出三条建议。
2019-05-3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三模(5月)文综政治试题
2 .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来年经济工作的“定星盘”与“指南针”。今年的会议在深刻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强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政策把脉搏】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此次会议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多的经济运行态势,这一搭配延续多年,但其内涵和着力点都有变化。以财政政策为例,所谓“积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扩张和刺激,而是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进行的长效调控。当前,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政策应当更加积极有效,对保障民生兜底、深化税费改革、调整预算安排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注重对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适时调整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1)运用矛盾特殊性相关知识,分析此次会议确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
【脐橙路径看改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赣南脐橙被誉为“中华名果”,年产量达150 余万吨。现在广大橙农告别了“只管种树,不问销路”的老路。果业大户与众多橙农组成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土地入股、建立标准化绿色果园,利用互联网发展订单农业、完善果品安全追溯体系等措施,即使脐橙的销路和品质得到了保证,又使大量橙农脱贫。当地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培训、拓展网络销售平台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赣南脐橙产业不仅走进了国内所有大中城市和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也走出了一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
(2)结合《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谈一谈赣南脐橙产业走出的新路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3)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应当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意识形态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立足中国实际,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关注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阐述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创作怎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3)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请就高中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三点建议。
2019-09-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材料一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必定要爬坡过坎,但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新时代条件下,媒体融合要主动适应变革,讲究策略、优化布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积极发展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

材料二作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新华社,成功写下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全球首个合成新闻AI合成主播,开创了新闻领域实时音视频与A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着力构建满足多样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多短视频,微动漫等微传播轻量化产品,实现了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加强传播话语方式创新,传播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时代强音,让网络空间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大;打造了更加多元化的发稿体系,账号NewChina在脸谱,推特、VK等六大平台用19种语言发稿,总粉丝数突破1亿,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响亮,礼赞中国的真情在网络上传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紧迫课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新华社成功写下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的原因。
(3)新自媒体在丰富大众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哗众取宠、挑逗大众情绪,迷恋尖叫效应等“弊端”。有评论指出,自媒体不是自留地,你可以挥拳须止于别人鼻尖。请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就自媒体经营者如何克服其“弊端”提两点建议。
2019-05-13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5 . 从2015年11月10日到18日,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而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供给侧改革:
①是适应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历史的必然选择
②是解决中国经济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的具体方法
③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替代性措施
④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3月月考政治试卷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精准扶贫”时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教育有利于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落实扶贫措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由过去的“大水漫灌”转为“精确滴灌”,准确确定扶贫对象、用对扶贫方法,过程随时调整,将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到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角度说明“教育是拔穷根”的道理。
(2)精准扶贫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材料一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土壤之上的,各国教育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新时代新形势也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决定了要办好中国教育,不能一味靠外来经验的输入,更不能照抄照西方国家的办学模式或办学经验,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材料二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乔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顽瘴痼疾。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教育对增强中华民族创造创新活力的作用。
(3)请就新时代高中生如何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三条建议。
2019-03-31更新 | 40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国家、人民永远的宝贵财富。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探索多种途径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工程中,财政累计投入数亿元实施革命旧址的修缮养护;瑞金等地的“革命旧址+特色乡镇”、“革命旧址+休闲农业”模式,有效地保护了革命文物,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井冈山等多地的革命博物馆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的展示宣传,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时代价值。
(3)文化,传承着历史,牵系着未来。在“互联网+”时代,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做好革命文化的传播者?请提两条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厦门之美不仅美在天风海涛、古榭高楼,更美在温文尔雅、多元共生。这与厦门注重内外兼修,坚守独特的城市核心气质,以文化为魂打造深厚的城市文明底色,塑造特有的城市精神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厦门将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以文化凝聚合力,在全市建成260多家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和组织孵化于一体的社区书院,营造居民精神家园,传承国学经典、闽南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出一批市民熟悉的先进典型进行榜样引领,让文化的力量内化为文明自觉。

目前,厦门全市共有65万注册志愿者和3000支志愿团体,参与了超过1.4万个志愿项目。如今,每天有近万名“微笑天使”活跃在厦门的大街小巷,他们头戴“小黄帽”,倡导文明交通,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性符号。厦门老人摔倒众人扶、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已经内化为习惯,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在厦门,最美的风景是人。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厦门在打造深厚的城市文明底色过程中遵循了怎样的思想方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厦门是如何以文化为魂打造深厚的城市文明底色的。
(3)请你就如何宣传厦门城市形象提出两条建议。
2019-02-1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材料一2018年10月25日至26日,“美丽中国·心仪广西”2018中越金秋音乐会在越南国家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此次赴越演出,展示的都是最具广西特色的艺术。八桂大地,景美歌甜。广西歌舞剧院民族乐团表演的民乐合奏《闹歌节》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男声独唱《百里漓江百里画廊》中的烟雨漓江让人魂牵梦萦。一曲《只有山歌敬亲人》,唱出荘族儿女的质朴情怀。美丽中国,多姿多彩。音乐会上,一件件乐器,一首首乐曲,让越南观众在音乐厅里领略了中国的多彩民族风,也让中越两国人文交流更加丰富多彩。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近800个,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不同的环境背景使得各国的文化各具特色,鱼龙混杂,因此做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工作,既要理性辨别外来文化,又要扎根本土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我国艺术家的表演为什么会受到越南观众的喜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
(3)请就如何促进中越文化交流提出三条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