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对此理解正确的(     
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抓重点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抓主流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
D.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要坚持两点论
2 . 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难碰”,其实这句话还真的有一些道理。但“春捂”不能一概而论,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捂”的程度也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秋冻”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冷了也不添衣,而应该是身体略感凉意,又不觉得寒冷。而且“春捂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群,老人和小孩,以及一些因病身体虚弱的人群,其抵抗力弱,还是要多加小心。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②应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而不应盲目固守
③要善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的一生,并非是一条平坦的路。有起有落,有沉有浮,有得意,有失意。我们渴望平平顺顺地过下去,但生活总有波澜和坎坷。有时,渴望拥有的东西,跟自己实际有的,常常背道而驰。有时,渴望过的生活,跟自己正在过的,或许截然不同。其实,人生就是如此,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

有一句话说:“人生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面对一朵玫瑰,悲观者看到的是玫瑰下的刺,乐观者看到的是刺上的玫瑰。面对一片落叶,悲观者想到的是生命已逝,乐观者想到的是生命即将重生。事情总有两面性,许多时刻,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状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一切烦恼便能烟消云散。要相信,在这个世上,只有可以被轻易打倒的人,从来没有真正可以打倒你的事。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应如何看待人生、走好人生路。
2023-02-11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在今天,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铭刻冰雪纹和祥云纹。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于方寸之间交相辉映。一枚奖牌,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温润优雅的文明气度,寄托着人类的共同梦想。

当前,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依据。
2022-12-0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说明(  )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源于实践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④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586次组卷 | 5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习近平在纪念大会上指出: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历史发展不是风平浪静的,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因为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始终居安思危表明,“安”与“危”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资本与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一道,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肯定;但资本具有逐利本性,若不能认识到资本无序扩张的危害,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评价事物既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
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④主次矛盾对事物发展作用不同,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以科技评价为例,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各不相同,即便同是基础研究,不同学科也不宜一把尺子量短长。特别是当前,补上科技创新短板,我国急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减”去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为的是扩大科研单位和科学家的自主权。科研管理上做“减法”,并不与做“加法”对立,只有把束缚科技人员手脚的体制机制障碍“减”下去,应当“加”什么才会更加明晰;“加”“减”并举优化科技管理,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不受束缚,轻装上阵,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有更加充足的底气、更加澎湃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如何做好科技管理改革的“加减法”。
2022-08-07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不少曾经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无缝衔接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他们面临从以前管好“每棵苗”到现在抚育“一片林”、从以前作答“客观题”到现在应对“主观题”、从以前“串门多”到现在“出门多”等一系列挑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基于(       
①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任何事物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4更新 | 501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