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2024·黑龙江·三模
1 . 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原本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从过去的商品领域逐渐转向了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带来了产能过剩、低层次重复建设等副作用,因此需要规范竞争、消除壁垒。当前应规范竞争、消除壁垒是因为(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勇于直面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④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9更新 | 504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凤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年,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和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材料二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3年KPI(关键绩效指标)完成得怎么样、2024年打算怎么干,不仅关系我国发展走向,也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实事求是总结过去一年成绩;准确判断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科学设定发展预期目标;把握工作重点、聚焦群众关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贯穿着“实干”二字,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中,不仅能够读懂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施政方略,也能读懂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前进方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举措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政府工作报告的科学性。
3 . 人工智能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带来一系列的产业变革,当负效应超过正效应后,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在经济就业方面,人工智能取代大量劳动力、导致失业浪潮、产生“无用阶层”;在文化艺术方面,应用人工智能写作、绘画等技术形成的作品多处拼凑抄袭,在看似降低“创作”门槛的背后,却可能让艺术的创新探索止步不前……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衡量人工智能使用的性质应深刻把握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③人工智能在商业化应用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矛盾
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是各不相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8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5月28日,C919完成从上海到北京的首次商业航班飞行,标志着该机型正式进入民用航空市场。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到2040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与西方相比,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这是中国制造民航飞机的竞争力所在。上述材料表明(       )
①人们可以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建立具体的联系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AI软件进行公文写作,能够大大减轻处理文字材料的重复性劳动,大幅提高公务文书的撰写效率。但是,AI生成的文章内容过于笼统,语言相对僵硬,不贴合实际工作。这说明(     
①分析AI写作要坚持抓住重点与统筹全局相结合
②看待AI写作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③AI写作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④AI写作的两个不同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在“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将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开花,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个冬天,哈尔滨火出了圈,“尔滨”持续用一系列“拉好感”的举措,强势吸引广大南方游客。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天津跳水轮番登场,羡煞不少城市,诸多文旅局局长上门取经。照方抓药,机械模仿,恐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铁打的城市,流动的流量,很多地方都有成为下一个哈尔滨的潜质。哈尔滨,无法被复制但可能被超越!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的来了!谁改得快,谁就占先机;谁改得彻底,谁就能制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评析“哈尔滨,无法被复制但可能被超越”的观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9月7日下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习近平指出,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相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守、廉洁从政、干净做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结合材料一,指出划线部分体现的哲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

哲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示例)
习近平指出,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至少2点)
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作答)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材料二   【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徐徐铺开现代农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2023年9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考察中,总书记谈到“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重要性。围绕这四个方面,黑龙江坚持多点发力、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一幅现代农业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3)有观点认为,黑龙江的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人凝心聚力的结果,与吉林、辽宁毫无关系。请你据此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观点精准、科学、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3-12-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践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方面,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主张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阶层流动固化、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

面对日益凸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这一原则,党和国家持续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统筹发力。而今,我国在探索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上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023-1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数十年,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的巴以冲突激烈展开,截至10月29日,冲突已致双方死亡人数超过9510人。

在巴以冲突中,无论是巴勒斯坦人民还是以色列国家,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巴勒斯坦人民渴求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复原领土主权,并解决难民问题。而以色列国家则致力于保卫自身安全,确保犹太人民的居住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指出,巴以局势之所以屡陷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宗教的、民族的、历史的、领土的……但根本上是由于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联合国相关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核心。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演变,巴勒斯坦问题都不能被边缘化,更不能被遗忘。巴以局势反复升级的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始终未能实现,“两国方案”始终未能落到实处。


结合材料,用矛盾观有关知识分析巴以冲突给我们的警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