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西方文化在动物象征意义上存在差异,传递了不同的历史、地理、生活习惯、美学观点。比如,龙在东方是吉祥的象征,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再如,汉语中把人比作狗就是在骂人,但英语中却有lucky dog(幸运儿)的说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对动物象征意义存在不同的认识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④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年5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批复》一文发布。该文件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调整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下列对国务院试点工作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
②基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基本原理
③扩大试点能够进一步提高经验的可靠性
④说明只有承认矛盾特殊性才能解决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其赞美。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
②对春雨、桃花、垂柳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③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
④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30更新 | 4039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修昔底德陷阱”是美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的概念,他借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论述:新崛起的大国与守成大国必将因国家利益产生强烈冲突乃至战争。有人用这个比喻来预测中美之间必将重演历史悲剧。下列对“修昔底德陷阱”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②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
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不具有普遍性,必须分析不同阶段矛盾双方的特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意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几乎能对所有可感知信息做出直接而综合的反应。因此,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应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处于从“不能用"到可用阶段,但距很好用还有诸多瓶颈。人工智能正在向“通用人工智能”及有利于整个“人类友好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人工智能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用人工智能”是人脑系统的延伸和拓展
②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发挥了意识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能根据因果规律准确预知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④“友好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人工智能经历从“不可用”到“可以用”到“很好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意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的曲折性
B.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彻底消解
C.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D.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2023年8月15日,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次采取的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快速回应的立法态度,就是希望能够“先装刹车再上路”,避免企业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不可控的风险,促进技术和产业奔跑得更稳健。同时提出要根据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办法》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划定底线来促进其规范、稳健发展
②我国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快速立法
③“前瞻”二字说明这里的主观认识没有做到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实行分级分类监管”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
①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017-11-27更新 | 89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