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老年人口比重(6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一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超过20%就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   某班在探究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同学们踊跃查阅资料,发现所有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对这个发现的思考,小张同学产生了一个困惑:我以“所有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为前提,推出了“中国已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结论,但这个结论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是不符的,我这个推理的问题在哪里呀?

(2)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为小张同学释疑解惑。

材料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寿命势必不断延长;与此同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会弱化,势必导致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必然使我国人口年龄构成中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发展不平衡、未富先老等特点。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如何有效加以应对是国家制定各种经济与社会政策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 . 要读懂中国经济,就要利用“劳动年龄人口”这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材料一:(图1)

材料二: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东南沿海某地级市,云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数百万打工者,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农民工们有欢笑、有泪水,更有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农民工铁锤已经在这里打拼过很多年了,他清楚地记得,原来很多企业不怎么涨工资,仍有农民工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涌入城市;后来,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闹上了“民工荒”,尽管企业一直涨工资,可就是难招上人来,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
材料三:在东南沿海地区,有越来越多的工厂“用机器代替人”了,农民工铁锤和他的同伴们都渴望得到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几年前,铁锤把家搬进了老家附近的镇里,他与其他家长一样,也梦想着孩子能享受更多的教育,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材料四:如果把教育视作一种投资,可以发现教育不仅能使家庭受益,还能给社会带来好处。与教育的私人回报率相比,教育的社会回报是更根本的、更具分享性的回报。但是,劳动力市场信号却倾向于忽略甚至掩盖教育的社会回报这一性质。
(1)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分析我国的人口因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是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人均GDP低的发展中国家,能否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共赢。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我国政府应尽量为不同年龄的人群创造教育机会。
材料五:(见图2)
(4)针对材料五中的观点,围绕人口问题,自选角度,运用哲学知识进行评议。
2018-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政治(经济生活非选择题)
3 . 下图是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分析

注: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时代,当数据来源不当时,会带来对用户隐私的一种伤害。因此,不能发展大数据。请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018-01-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材料题专项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