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女篮一路高歌猛进晋级,距离卫冕仅一步之遥。10月5日,中国女篮对战日本女篮,力争卫冕。曾在FIBA官网上有一篇名为《哪支球队最适合挑战美国队》的文章中,中国女篮排在仅次于澳大利亚的位置。那么,中国女篮成长的背后有哪些推手呢?自2017年起,许利民教练上任后就秉持着不破不立的思想,果断的为中国女篮“大换血”,敢于使用新队员,为中国女篮赋予新鲜“血液”:换血之后的中国女篮专注于技术动作的纠正与练习,每一个动作要领,队员们都要反复的揣摩与练习,直至形成固定的肌肉反映:如果某个队员出现了问题,许教练会把她的问题集中录制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练习:球队的心理教练黄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及信念,她说,当一个人站出来的时候,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站出来的时候,那叫担当;当你自己投入打球的时候,那叫练习;当你学会“喂球”的时候,那叫责任。中国女篮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过挫折,但未曾畏惧过,就这样一路风雨地走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解读中国女篮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16日,习近平发表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促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稳步迈进。”从总体和全局来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是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分阶段促进,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促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稳步迈进思路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同时,世界经济也在进行着深刻调整。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冲击,如何化解风险,寻求进一步发展?美国打出了“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大旗,大搞单边主义,使得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导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风险挑战加剧。与此相反,在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则坚持多边主义,坚定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面对世界变局做出与美国截然不同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作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过热等突出问题。2021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要求分类明确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等。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国家采取试点城市的方法,以点带面,进行措施推广。全国政协组织召开同类提案办理集中协商会,围绕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主题进行协商议政。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双减”政策制定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政协委员应如何更好履职尽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8-0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都注意防止滥捕、滥伐、滥杀。《礼记·月令》记戟,“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务农桑;北魏孝文帝在《均田令》中对植树作了具体规定;明初朱元璋则明令屯边军士每人植桑百株。在传统文化中,植树造林一向是受到人们赞扬的善事。

当前,我国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民共识。对此,《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主编称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中国走过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且为其他国家治理环境提供了借鉴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一   20 世纪80年代,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六位农民以守护家园为己任,封沙造林,成为八步沙的第一代治沙人。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确保黄河沿岸安全。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有人从治沙人的经历中得出结论:“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就能保护好生态环境”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其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如何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