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污染物治理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是当前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难点”。与常规污染物相比,光污染、“白色”污染、海洋塑料微粒等新污染物具有危害严重、风险隐蔽、不易降解、减排替代难度大等特点。

这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已久,“现在提出新污染物治理,是很及时的”。参加今年全国政协联组会时,总书记叮嘱:“有了新的问题,不能说前面的老问题还没处理完就可以歇歇手,要同步抓起来。”联组会上,针对新污染物治理,总书记给出破题路径:要以“改革的思路、技术的力量、转型的方式、市场的手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铺好绿色底色。

材料二   近年来,鄱阳湖水质呈持续改善趋势,但成效仍不稳固,主要原因是总磷指标不达标。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于20241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全国首部针对湖泊总磷单项污染防治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确立了减少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加强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防治思路,对阳台露台洗涤废水直排问题、鄱阳湖流域含磷洗涤剂使用问题等作出规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治理新污染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铺好绿色底色。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释出台《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的合理性。
2024-05-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整一年,在先行先试的探索中,除了省级层面统一规划共同富裕蓝图外,各地级市也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实施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如宁波市制造业基础雄厚,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优势;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可以在如何推进“第三次分配”等方面进行探索;而山区26县一直是浙江省区域均衡发展的“短板”,这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应作为我省示范区建设的突破性“抓手”。

材料二    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要使命。浙江在践行这一使命过程中,按照“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美好精神需求为导向,进行了有益探索:坚持用好古越文化等具有浙江独特精神气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船启航地特有的红色资源,融通优秀外来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精品;打响“最美浙江人”品牌,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推广“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着力提升公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浙江正以昂扬之姿,努力成为人文之美更加彰显、精神生活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省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分析浙江省是怎样建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的。
(3)实现共同富裕,有你有我。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共同富裕提两条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沿江省市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政策举措,形成治理合力。四川全面停止生产性捕捞,湖北杜绝不符合生态规定的发展项目,江苏通过宣传教育,使“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因。
(2)“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将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崛起先行区。请结合材料,就江西的绿色崛起,拟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每条标语20个字以内。

4 . 海南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当美丽山水与高速公路相遇“绿水青山”该如何得到保护2“金山银山”该从哪里来?海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践“两山论”理念的探索又有哪些……我们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向琼乐高速出发去寻找答案。难题在山水,破题也在山水。琼乐高速公路追求“路、景、产”三位一体,探索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坚持保护生态优先而不是破坏生态,要把路修进去,不要把破坏带进去,要注重规划,更要注重规划的实施和监管。将建设充分与沿线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将沿线景点、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来打造。在打造景观路方面,琼乐高速更是通过“露、透、借、造”景等手法,大胆进行创新,坚持自然和谐原则,保留原生植物组团,不断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公路与自然地瑕环境深度整合,彰显海南的自然、人文印记,打造成流动的风景线。美丽道路在延伸,绿富美的画卷在铺展,让这片土地的绿水青山有了归宿,也让百姓得到了真正的便利和实惠。


(1)结合材料,分析海南省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过程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2)我国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过程中,经历了“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过程。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这一认识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2019-02-12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