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所谓“乡贤”, 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尊重的人。乡贤文化,就是围绕乡贤德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乡村治理理念,比如“耕读传家”“ 经名行修”“ 勤俭持家久”等思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耕时代形成的守望相助、抱团取暖的生活习惯被打乱,精读传家的习俗难以传承下去,乡贤文化遭遇传承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传承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的善言善行像古代乡贤一样垂范乡邻。但当今时代背景下涌现的“新乡贤” 又不同于以往的乡贤,应该具有更多的时代特征。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乡贤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有识之士观点的合理性。
(3)请你为某地弘扬乡贤文化撰写两条公益广告,要求朗朗上口,主旨明确,每条不超过16个字。
2 . 材料一: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闲置。一种叫做家庭农场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出现。A县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把农村闲置土地整合,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
(l)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A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2016-11-26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赣州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 . 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是指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精神产品,属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上层建筑。从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它承载着社会诉求、教化理想、审美判断等精神内容,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因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从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方式来看,文化以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存在,具有一般商品都 具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统一。正确把握“两种属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材料二   弘扬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提倡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文化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活力所在。主旋律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热切愿望;多样化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多样多变的客观现实,体现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为可或缺,都统一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产品的属性?
2.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为我国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提出至少四点建议。
2016-11-26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九江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并与其他行业相融共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材料一:网店是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并通过各种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交易全过程的网络平台。网购具有便捷、价廉等优势,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欺骗顾客、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影响着网店发展。大学毕业的小陈准备开家用户“点赞”的网店,为此,她搜集到以下图表信息:

表1:中国网购人数(亿人)
年 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网购人数1.41.722.53.13.6

(1)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并说明经济原因。结合材料一,分析网店发展的经济影响。
(2)你在解答第(1)题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
2016-11-26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三考前模拟政治试卷

5 . 材料一 20043月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关专家提出,中部崛起要创造新的模式,应面向内陆型,内需型发展。中部的汽车业、制造业、新农业具有绝对优势。中部的改革要有更大的魄力,推行新型的的所有制企业,推进城镇城市化发展,力促新型农业规模化,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和资源的集约型发展。

材料二 20099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会议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

材料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提出:中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相对于沿海省区,中部六省的企业国有化程度比较高,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这是不小的短板,因此要推进体制改革。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中部崛起”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
(2)“中部崛起”是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说明“中部崛起”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谈一谈政府为促进中部崛起以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应如何作为?
2016-11-18更新 | 9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1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
6 . 交通拥堵问题是人们时下关心的社会热点,2010年12月23日北京治堵新政正式颁布。将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单双号限行、三环以内等重点区域提升停车收费标准以及限购等。对于即将出台的政策,北京市民议论纷纷。
声音一:这些政策大多还是短期政策,限行岂能常态化,要真正解决拥堵问题,任重而道远。
声音二:不能停留在“限”上,还应在出行方式优化和扩容上下工夫。比如,继续大力优先发展公交系统,让公交地铁的班次更加密集,乘坐的环境更加舒适,运营时间要延长。
声音三:国家鼓励购买却限制使用,板子主要打在购车或准备购车的普通工薪阶层的屁股上,而对庞大的公车拥有群体,几乎毫无触动。
(1)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市民对拥堵问题、治堵措施的看法。
(2)如果你是北京市民,你会选择何种方式在市区内出行,并结合《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2016-11-18更新 | 85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下·新疆·阶段练习
名校
7 . 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逼农民“上楼”;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很多“空城”。不仅透支了地方的大量财力,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因城镇化返贫的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3-14高二上·湖南益阳·期中
8 . 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大量“超标”电动车上路行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材料一  在广州、太原、福州、海口、武汉、南宁、温州等地实行“禁电令”的时候,电动车销售量几乎为零,经销商、生产商不堪重负,大量店铺纷纷倒闭。同时,也有许多城市对电动车“绿灯”放行,如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地,但由逆行、闯红灯等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 
材料二  备受各界关注的《海口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获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对于老百姓关心的诸如超标、上牌、驾照、驾乘、违章等方面的问题,海口市积极借鉴了上述城市的做法。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诸多城市对电动车的管理给了我们哪些辩证法启示。
2013-11-25更新 | 42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四周半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