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综合利用盐碱地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3-01-11更新 | 772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哐当哐当……呜……”绿皮火车缓缓停下,车门被打开,有人扛着一蛇皮袋土豆,有人背着一箩筐花椒,一个个登上火车,车厢里,还有不少特殊的“乘客”——活鸡、活猪等,在“八纵八横”不断加密成型、时速越来越快的高铁时代,我国仍然运行着81对“慢火车”。“慢火车”通常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开行的平均时速只有四五十千米、每站必停、票价低廉的公益性旅客列车。在大凉山,它是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在秦岭山区,它是上学的“校车”;在东北百里无人的林区,它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还是沿线地区群众的“致富车”。

在“快”的步伐中,也需要“慢”的脚步。“慢火车”正满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行于崇山峻岭中。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说明为什么“快”步伐中也需要“慢”脚步。
2021-07-21更新 | 9609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茧房”一般指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横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这个矛盾,究竟是谁造成的?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推荐算法应该成为“背锅”者。推荐算法最大的卖点,就是在获取用户数据样本后,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与偏好,在短时间内解析数据并实现精准推送,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流。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这种“量身定做”会让用户看到的内容越来越极端而单一,与用户的既有认知相异的信息可能会直接遭到算法的屏蔽,导致个人的视野不断窄化、判断能力逐渐弱化等弊端。

也有人认为,真正的“背锅”者应该是人自己。“信息茧房”在最初被提出的时候,推荐算法尚未出现,其意只在于提醒公众:不要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信息。因为久而久之,这种看似“舒适”的选择,会让人在单一信息源的喂养下成为“信息偏食者”。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算法的影响,而忽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对问题本质的误读,也是对个体责任的逃避。

(1)请你选取其中一种看法,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2)以你选取的看法为出发点,就如何打破“信息茧房”提一条具体建议并给出其哲学依据。
2021-06-12更新 | 681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明显提速,“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采用何种养老模式,国内外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浙江温州提出“养老”与“托幼”相融合的一体化模式,通过一体化供给、一体化服务、一体化降本等途径,让“朝阳”与“夕阳”的生命碰撞更加精彩。

英国研究团队也做了一个实验:在某养老院设立幼儿园,让10位退休老人和10名4岁学龄前儿童共同生活6周。结果孩子们走进养老院后,给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他们重新发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乐趣和欢笑,消除了孤独感,提升了生活质量。同时孩子们也得到了关爱与照顾。此类“跨代学习陪伴”的养老理念,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在探索中……

有人认为,我国应积极推广“养老”与“托幼”相融合的一体化养老模式。你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出,预计到2030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材料一   广东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全省老年人“急难愁盼”事项,努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基本养老服务“广东实践”。针对城乡特困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广大老年人“三个圈层”的不同特点,广东注重分类施策,竭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广东携手香港和澳门,开创“湾区养老”新模式,还与东北三省、江西等10个省区市共同打造“旅居养老”新样态,加快推进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在我国,科技助老、智慧养老的探索正在不断推陈出新。为防止独居老人发生危险,国内一科研团队研发出科技助老产品“隐形护理员”居家版,可以监测到老年人摔倒,并迅速报警、求救。但研发之初,技术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缺少老年人摔倒的相关数据。为了积累数据,技术组十几个人模仿老年人在不同情形下的跌倒动作,拿一个垫子放在办公桌面前,每天走过去就练习摔倒,实验了一年,把底层的逻辑算法做了出来。但实验室做出来的算法拿到养老护理院测试后,出现了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技术组又花了2年时间,不断迭代、研发,终于实现了95%的准确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1)结合材料一,谈谈养老服务的“广东实践”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科研团队历经数年实践积累数据的原因。
(3)某地准备举行活动,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数字生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请你策划一个活动,写出活动主题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
2023-01-10更新 | 1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届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通过只统计来自幸存者的数据,只能看到经过特定的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沉默的数据),使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当人们面对大量信息和不确定性进行判断时,往往会凭借直觉或者经验进行判断。人们在进行决策和选择的时候,不是基于事实和概率,而是倾向于易于获得的、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决策。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一些成员利用信息不对称,故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消息,让对方产生幸存者偏差,进而做出非理性决策。

材料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方案指出,调查研究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分类调查、现代信息技术等开展,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采取改进措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归纳推理形式的相关知识,阐述克服幸存者偏差的对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大兴调查研究的深刻意义。
2023-04-29更新 | 1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7 . 大熊猫“降级”了!随着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说到大熊猫的保护,不得不提一个词:“伞护物种”。伞护物种是指某一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在对该物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他物种提供保护伞。几十年来,我国在保护大熊猫的过程中,取得的“伞护效应”是有目共睹的。据2019年调查表明,正在试点建设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存在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野生脊椎动物7目26科56属342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与2004年调查记录相比,脊椎动物物种总数增加了84种,增幅为32.56%。

有专家认为大熊猫保护过程中取得的“伞护效应”值得推广。在我国,很多珍稀濒危物种都可以成为伞护物种,例如云南的亚洲象,吉林和黑龙江的东北虎,广西的白头叶猴,海南的海南长臂猿,新疆和青海的雪豹,长江流域的长江江豚……它们就像雨伞,撑起一片天地来保护其他物种以及大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针对大熊猫保护中的“伞护效应”能否推广,有网友提出疑问:“大熊猫之于中国乃至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大熊猫的保护力度之于其他野生动物是前所未有的,大熊猫的保护经验能否复制?”运用恰当的哲学道理,回应网友的疑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手段与目标的双重结合。

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呢?除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追求的“民富”“国强”的一般性目标之外,中国式现代化更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人的幸福生活、人民的福祉作为现代化的中心目标来追求。

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手段呢?与时俱进地擘画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确定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并为之接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方式。西方国家政党推动现代化的手段类似“擂台赛”,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中国式的现代化手段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接力赛”,能够做到“积跬步而至千里”。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其他国家在现代化“一般性”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但是现代化“特殊性”方面的探索无法直接复制。漫长的世界现代化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现代化路径的国家,注定无法成功。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
(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由此有人推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推理是否正确,请说明这类推理的逻辑规则?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展现区域发展特色、提升地方综合影响力的一张金名片,是具有强大社会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的省域品牌。杭州某校学生围绕“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议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内涵的探究成果。

◆“诗画江南”以简白的笔触,勾勒出浙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山水风光,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意象美。它不仅体现了浙江山水的秀美,更是高度概括和凝练了浙江的人文气质与文化韵味。

◆“活力浙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态,体现了浙江的敢为天下先,弄潮儿勇立潮头的那一股子“精气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活力,才使得浙江成为了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诗画江南”与“活力浙江”组合,代表一种意象和现实交融、地理与人文结合、历史与未来贯通的审美意境,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图景与动力的多彩描摹。今天的浙江,“诗画”与“活力”是辩证统一的:奋斗带来富与美,富与美催生出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阐释浙江省“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内涵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假如“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一张明信片,请你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中任选一个角度,推介这张“明信片”中的一个元素,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阐述你的选择依据。
2022-11-08更新 | 105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在过去的高速发展中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据此国家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根据长江沿线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构建生态保护专门化格局,完善环境治理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还需要选择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要积极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验,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材料二   在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细致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对该流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建章立制,并作出了具体部署。《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2)结合材料二,从超前思维的方法角度,分析有关部门是如何编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
2022-10-19更新 | 10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联合调研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