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同样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②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和互相分离以维持均衡
③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④人的性格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其赞美。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
②诗词作为主体的想象,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③诗人融合自然具象与心灵意象,在触类旁通中创新诗词表达
④体现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把握,源于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感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们“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灌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
(2)结合材料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矛盾观原理,说明为何不同时代人们会用不同歌曲体现心声。
4 .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其赞美。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
②对春雨、桃花、垂柳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③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
④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30更新 | 4028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传统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
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立国强基当今时代,攻坚克难
重点领域多个领域,主要是工业化建设科技创新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主体结构政府主导,全能政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推进政、产、学、研、创紧密结合
技术支撑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指导保障体制运行主要依靠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

从传统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     
①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②说明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③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运动深化的结果
④表明真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1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百所名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政治试题
6 . 我国各地正在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2021年1月中旬,疫苗接种量已超1000万剂次,新冠病毒疫苗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针对大众关心的“特殊人群能不能打”的问题,专家表示:备孕、哺乳期不得接种;痛风发作期不能接种;没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按医嘱接种;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慢性且控制良好情况下可以接种。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8-02更新 | 19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脱贫攻坚实践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改变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03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
①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017-11-27更新 | 895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