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江西从未停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江西省精准施策,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保持全国第二;靖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赣南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九江夹地合作“共抓大保护”等特色改革品牌持续打响;全流域生态补偿、国土空间规划、河湖林长制、生态司法改革、绿色金融创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35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能引领全国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不仅属于江西也属于全国。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知识加以说明。
2 .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8日以《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为标题,报道了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典型案例。报道这些典型案例是因为(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秩序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辨析题。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经济与政治向纵深发展,为各国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错综复杂、影响深远的全球性生存发展问题。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回击了“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答卷。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道路,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全新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能解决世界其他国家的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白俄罗斯文版首发式暨中白治国理政研讨会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读本。从这部著作中可以感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足实际的发展理念、开放包容的文明意蕴以及合作共赢的天下情怀。

与会嘉宾表示,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中国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的发展将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1)中国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其他国家发行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抓主流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有效开展政治监督,必须强调精准化,操作中细致精当,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精准化开展政治监督,首先要抓住重点、聚焦关键,紧紧盯住重点人和重点事,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胸怀“两个大局”,紧扣“国之大者”,做到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政治监督就重点监督什么。

精准化开展政治监督,就要构建狠抓整改的一整套监督闭环机制,做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切实取得净化政治生态、消除风险隐患、促进良性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效果。

精准化开展政治监督,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推动问题整改贯穿始终。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必须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把任务精准到点、责任落实到人。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精准化开展政治监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人民历经艰辛、不懈探索开辟出的新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

西方近代化历程伴随着环境污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近几十年来,又通过把重污染、高消耗的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和资源压力。我国没有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而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将眼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结合起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向世界郑重承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彰显了大国的担当与胸怀。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努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及其意义。
8 .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B.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唯一特性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支配事物的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水资源紧缺,同时污水再生利用水平不高,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已处理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的程度,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就直接排放,十分可惜。为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重点工程,要求选择缺水地区积极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2022年,按照该实施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等组织专家开展2022年试点评审,启动试点实施工作。2023年3月,第一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示范工作的正确性。
10 . 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三年来,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2月,112项试点任务已全部实施,累计形成30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44项已在全省复制推广,40项获国家部委认可并推广,5项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推广,1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这启示我们(     
①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辩证的否定推动制度创新成果的不断形成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