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矛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6 道试题
1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引导改革超越既有利益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这说明(     
①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要坚持重点论,着重解决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
③生产力决定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下面的漫画《怜悯者》(作者:曹开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B.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C.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关键
D.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榜样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根据时代特征和工作任务,从基层人民大众中树立榜样:林祥谦、彭湃等工农革命领袖,杨靖宇、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邱少云等战争时期的英雄烈士,王进喜、钱学森、雷锋、焦裕禄、南仁东、袁隆平、杨善洲、吴仁宝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英雄楷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众多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出现了“六化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美好图景。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对于榜样文化的建设越发制度化、法律化,国家批准实施相关“条例”和“办法”,并以国家的名义隆重表彰功勋模范人物,多人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哲学智慧。
7日内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咖啡。针对该现象,有专家提出以下看法。
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神经原统,适量摄入具有一定的提神作用。但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应不超过400毫克,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想要保持长时间的精力充沛,不能仅仅依赖咖啡因,而更应该关注日常作息、饮食均衡、适当锻炼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个人身体素质。
对此,下列说法对应正确的是(     
①摄入咖啡因能提神——咖啡因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咖啡因能提神但也可能对人造成不良影响——任何事物都存在优点和缺点
③每天摄入咖啡因量并非越多越好——坚持适度原则才能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④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关键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聚焦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2023年暑期,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整个影片就是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穿越旅行,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陆续呈现,让整个大唐都活了过来。对于孩子来说,《长安三万里》提供了“打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全片出现的48首唐诗均入选中小语文课本,当《静夜思》《登黄鹤楼》等唐诗在片中展现时,影厅立刻热闹起来,不少孩子情不自禁跟着吟诵,大银幕内外的“对诗”成为独特的观影体验。《长安三万里》上映近一个月累计票房破16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是其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关键,也激励了更多动画电影创作者们参与相关题材的创作。

(2)《长安三万里》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3)中国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请写出两句包含哲学思想的中国古诗词,并分别指出其体现的哲理。
6 . 下列谚语与下图漫画《如此调研》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登顶方知天多高,入渊才晓海多深              ②打蛇要先打七寸,挖树要先挖树根
③挨着木匠会拉锯,挨着铁匠会打钉              ④早风有雨夜风晴,半夜吹风雨淋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训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以来,S市认真落实省委“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要求,推动调查研究出实效:

S市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改,在一线解题“纾民困”。S市委常委将调研“准星”对准发展“靶心”、为民服务“重心”,聚焦事关S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示范带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领题调研1000多个课题;S市基层干部把发现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检验调查研究的重要标准,对于调研出来的问题,列出清单、分类施策、限期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S市委常委召开市级领导、区县(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等参加的调研情况交流会,分享经验、查摆问题、群策群力,有效推动问题解决;S市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改传统的“坐诊”为“出诊”,把会场变现场,坚持从个别访谈、接访约访中找问题、查症结,主动为民排忧解难、把脉开方。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做好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的知识,说明S市推动调查研究出实效的思维方法。
2024-06-03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引用了“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这句古语,用以说明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列词句与总书记引用此古语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B.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C.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 . 漫画《门槛》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提高认识,把握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②区分不同矛盾,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事物是运动的,要在动态中把握事物             ④砥砺自我,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快与慢,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在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 是生命”;在上海浦东,“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高歌猛进的时代,也逐渐多了 “慢”的思考与追求。当高铁试验列车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全国还保留了 81对“慢火车”,偏远山区逢站必停,几十年票价不变……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角落都要触达,每个方面 都要考虑——曾经特定领域的“快”,如今变成了齐头并进的“慢”。“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为中华白海豚“让道”,停工一等就是四个多小时;雄安城市建设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坚持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因此“快”是一种生存策略,等不得,也慢不得。“慢”在于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可能,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知识,分析我国由“快”转“慢”的客观原因。
(2)结合“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快”“慢”抉择中蕴含 的辩证法智慧。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的“快”“慢”抉择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2024-06-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