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矛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聚焦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全球科创“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为上海在新征程上推进高质量发展明确了重点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

1.把上海建设成为“五个中心”,是党中央全面研判国内国际形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体现党坚持(     
A.科学执政B.依法执政C.民主执政
2.上海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主攻方向,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其工作方法(     
A.把握了事物的整体,从全局上认识问题
B.把握了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了事物主流
C.把握了事物主要矛盾,解决了关键问题
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高兴,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1)“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此命题属于(       )
A.性质判断
B.联言判断
C.假言判断
D.选言判断
(2)(多选)城市更要有温度,意味着城市发展要(       )
A.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
B.保障困难群众最基本生活
C.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度发展
4.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对此指示概括和理解最贴切的是(     
A.这为上海金融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B.这对上海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C.这对上海金融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更高要求
5.(多选)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专利权人开展专利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如图所示。根据调研数据,上海要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更好服务于全国,重心应放在(     

A.建设服务全国的专利技术交易平台
B.坚持以国际大循环主体的战略定位
C.打造资本参与专利成果转化孵化器
D.建设高端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基地
6.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要谋划新发展格局,增强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请结合情境主题,综合所学,分析上海如何谋划新发展格局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4-01-1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 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如何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顺利举办一场全球性体育赛事,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难题。而北京冬奥组委早在东京奥运会开始期间就派出观察团全程观摩学习“东京经验”。当然,相对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的会期更短,人员、地点更集中,中国将主要在疫情控制平衡、社会互动和赛事日程规划等与中国相同或相近的问题上寻求东京经验,同时结合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情况进行政策优化和措施改进。考虑到目前中国国内多地疫情波动的情况,北京冬奥会将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在保证赛程顺利进行的同时,重点保证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保证全体参会者的安全。

材料二   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加入了“更团结”一词,强调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时期团结一致的必要性。通过体育来鼓励全球更加团结,反映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全球体育界,乃至全世界民众,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时的共同心声。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中国关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划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的依据。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下图漫画《分》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量变会引起质变B.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事物发展是辩证否定的D.要看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2023-08-03更新 | 618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高考江苏政治真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隆回一直是湖南省较为闭塞、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该县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既学习外地产业扶贫经验,又从当地实际出发,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相互帮扶,构建“企业+农户”扶贫机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亿元,通过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帮扶贫困人口27563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倡导文明新风,突出抓好乡风民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建设。2014-2019年,全县累计脱贫63153户215796人(含稳定脱贫对象),19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9.4%下降至0.68%。如今的隆回,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隆回正实现从深度贫困、解决温饱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小、散、弱”一步步迈向“大、强、优”的华丽转变。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023-06-19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时代,世界从未如此联系紧密,人类从未如此相互依存。苏伊士运河被堵,欧洲人的早餐咖啡就会告急;东南亚一场特大暴雨,拉丁美洲的电脑硬盘就要涨价……因此,最理性的做法是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共同的光明未来。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和合之道,在承认和尊重“不同”的基础上求“和”,求共同发展,求世界和平。

共同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核心主张,是通往共同繁荣世界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与各国一道致力于推动韧性、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当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众多主旋律影片因其具有的集体记忆、精神共振、家国情怀等显著特征,正在成为兼顾艺术和市场的“新主流”大片。以讲述抗美援朝历史的电影《长津湖》为例,影片饱蘸情感,传达出中国人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憎爱分明,对于责任、信仰的坚定不移。影片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振,不仅刷新了国庆档影片单日的票房纪录,也在同档期影片中占据排片占比、观影人次、上座率等多项数据第一。

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日益兴盛,客观上要求传统主旋律电影注重表现形式的创新,走出一望而知的讲述套路。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回归电影本体,回归市场,回归艺术规律。这类电影专注于技术赋能、传递中国式情感,类型化创作、市场化运作,这些改变使影片在票房上不断攀高,口碑上广受赞誉。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简要分析主旋律电影成为“新主流”大片的意义。
(2)有人认为,表现形式的创新是提高传统主旋律电影票房与赞誉度的治本之策。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023-06-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通知,明确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既要突出扩大有效投资,又要优化投资布局,聚焦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发力。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稳妥处理好“促”和“稳”的关系,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守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该通知蕴含的哲理有(     
①通过“促”与“稳”的对立统一推动国有企业发展
②要抓住“守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这一主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发挥国企的主导性作用
④通过量变引起质变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9更新 | 388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8 . 建设数字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上海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潜能,释放数据红利,统筹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使城市数据互联互通、有序流动、合理使用。“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既缓解了东部资源紧张的问题,也给西部开辟一条发展新路。

上海继续实施软件和集成电路核心团队、企业奖励政策,优化分级分类奖励标准。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重要驱动力,组织实施数字经济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超550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

2022年10月实施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是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后,上海出台的第二部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规,这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形成数字化治理的“上海方案”,更好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

1.(多选)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是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以下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A.上海人大制定《“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B.让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C.坚持守正创新,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努力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D.聚焦关乎国家利益、易被“卡脖子”领域,建立数字经济发展安全体系
2.数字化转型发展势必涉及大量人工智能产业算法领域的工作,因此,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凝聚变得十分关键和迫切。以上论断所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抓住重点和关键
C.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3.小玲妈妈为小玲报名寒假兴趣班,微信记录如下图所示。小玲去上课时被要求在报名表(其上注明:课费不退)上签字。受疫情影响小玲未能完成剩余5次课程,小玲妈妈向兴趣班主张退费被拒,遂诉诸法院。本案中(     
A.销售人员发送价目表的行为是要约邀请,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B.该合同自小玲签字时生效,妈妈可以不可抗力主张余额退款
C.本合同系以书面形式订立,微信记录已构成了电子数据证据
4.(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必然推出(     
A.只要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一定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只有具备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如果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然有坚实的物质技术的基础
D.只有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会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5.结合材料,从“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依法治国”角度论述:如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上海高地”。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上海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做法,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04-1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根溯源】

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于中华文化沃土,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明积淀,这决定了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中,必然要选择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必然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建构的现代文明,不仅包含社会主义因素,更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滋养着当代价值观,而且成为现行社会制度文化的内在智慧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也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理念和智慧的维承与创新。中华文明作为一个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始终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延伸与发展。

(1)中国式现代化所建构的现代文明,不仅包含社会主 义因素,更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特色道路】

实现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获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道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我们要深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行进中的中国正迈上新的征程,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更大的胜利和荣光。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崇高使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清晰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鹏”“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来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重大使命。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解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智慧。
2023-03-09更新 | 135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治预测卷(二)
10 . “玉米的祖先”——野生玉米“大刍草”蛋白含量是现代玉米的3倍多,对我国而言每提高玉米蛋白含量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少进口800万吨大豆,但野生玉米人工驯化过程中丢失了控制玉米高蛋白的基因。我国科学家经过十年反复实验,成功找回并克隆了首个丢失的主效基因THP9,使玉米蛋白含量接近翻倍,提高了营养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基因丢失是降低其营养价值的关键
②没有科学家十年的实验就找不到提高玉米蛋白含量的方法
③科学家经过研究建立起了现代玉米与大刍草之间的联系
④“野生祖先”遗传变异引入优质作物促进了其功能的改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3942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