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矛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7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会议强调,要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有人认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矛盾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建设生态文明要发挥文化的作用。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列举两种发挥文化作用的做法并指出依据。要求:两者要相对应。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3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他还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做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撰写一篇时政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024-05-19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大国大党对新征程的深远谋划。

材料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为引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在东斟灌村,回村创业的年轻人成了挑大梁的“棚二代”,与原先的“棚一代”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如此,为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解决乡村振兴中“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成功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引来“源头活水”,同时也为全国乡村振兴过程中融资难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材料二   “家和才能万事兴,兴家就靠勤致富”“遵纪守法守秩序”“知荣明耻方文明”……两山村村委宣传栏里的村规民约内容丰富又接地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两山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对村民行为的引导作用,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行为、提振精神风貌。

材料三   新时代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广大美术工作者、设计师、建筑师共赴田野,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他们与村民们一起探索出许多富有创新性、艺术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系统化的设计改造,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火”起来;可持续设计激活乡土文化和公共生活;旧物回收改造,培育文明乡风,赋彩乡村生活……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广袤的田野大地上徐徐展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的对立统一规律。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两山村村委宣传栏里的3个村规民约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判断。
(3)结合材料三,以“艺术赋能乡村”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12-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某校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甲、乙两名同学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会一成不变,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乙同学:这一科学论断能更好地坚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对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
(2)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完成续写。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几百年过去了,今日之中国更具内涵、更具底气,也更令人瞩目。
所以,明日之中国将更加辉煌,令人充满期待。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7-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