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漫画《举证》(作者:陈党福、鲁楠)启示我们应(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官僚主义
③坚持求真务实,反对无所作为的思想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墨守成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2 . 2024年2月,习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对此媒体撰文,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要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可以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实现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     )
①要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有利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流
④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起点上,我们要增强对“一带一路”科学认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材料二   “一带一路”十年实践,进一步廓清了国内国际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模糊认识;十年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变局中把握正确的航向,在世界大潮流中破浪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说明上述讲话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论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实践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
2024-06-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考)
4 .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这启示我们要(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坚持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6-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认识和驾驭规律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发挥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
2024-06-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6 . (多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出重要的方法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A.辩证的否定观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实践第一的观点
2024-05-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7 . (多选)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需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指出要基于各国国情,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这体现(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
B.以优化组合方案实现目标
C.充分尊重经济全球化规律
D.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2024-05-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8 . 在经济学中,预期是不同经济主体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由此采取的行为。稳预期,主要是引导市场主体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理性判断经济发展趋势,进而采取正确行动。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党和国家更加重视稳定市场预期。下列对稳预期认识正确的是(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认识和驾驭规律的能力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C.运用辩证思维,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与决策以引导市场主体
D.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发挥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2024-05-17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5日至6日东北地区迎来下半年首场大范围强雨雪天气。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东北部和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哈尔滨市教育局5日发布通知,6日,哈尔滨市主城六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全体停课一天。该市政府的这一做法:(     
①犯了“一刀切”的错误,可能给某些家庭造成不利影响
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③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是遵循客观规律而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有利于学生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2-23高一·全国·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下图,回答问题。

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024-05-05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 把握世界的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