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做到读书不见书、花钱不用钱、办事网上走。推行无纸化不仅节约了资源,也让大家充分看到、感受到了“无纸化”的益处,从而更加主动地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由此可见(     
①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的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创新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普宁新世界中英文学校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文综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如今再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任。

材料一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从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到应届毕业生落户“秒批”、商事登记多证合一改革、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等,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激发市场经济“生命力”。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亦步亦趋的跟随式创新,再到“微信+”无人机+”“机械臂+”等“无中生有”的源头创新,一批批科技从深圳走向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蓬勃生长,锻造经济腾飞“核动力”。从自动化“拉链车”连续“吞吐”形成的潮汐车道,到早晚高峰期间只允许载有2人以上车辆驶入的“多乘员车道”,再到“人脸识别”查处非机动车闯红灯……一个个深圳“网红”的背后,是城市管理的智慧与创新,催化社会治理“凝聚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让人“暖暖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深圳不断形成。

材料二   深圳发展奇迹的背后是深圳精神。这一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牛的无畏把世间旧习俗连根拔起”的“拓荒牛精神”到“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再到“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书写着从“深圳速度”到“中国高度”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追求。


(1)深圳的发展奇迹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结合材料一和生活与哲学关于创新的社会作用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关于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深圳精神是如何丰富内涵,塑造城市气质的。
(3)深圳市政府围绕新时期“深圳精神”的新内涵,组织开展市民大讨论和理论研讨,提炼与时俱进的新概括,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请你为“深圳精神”赋予两条新内涵。
2023-06-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政治试题(一)
3 . 聚焦凡人、平易近人、真情动人——“平凡”一直是央视《感动中国》的标志。将近二十载,它已成为新春时中国观众的“必修课”之一。2020年,由于防疫规定,往年500位左右的现场观众全体“缺席”,节目组用虚拟技术营造云观看环境,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观众墙,观众未临现场,却如同在场,成功hold住了氛围和情绪。这说明(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②创新促进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创新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④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6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广东卷)第三辑卷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近3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攻坚克难,不断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一路追赶、并跑、超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迄今取得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两千多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推进我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跨越发展,辐射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探索出依托重大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培养了一支规模较大、专业较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1)载人航天工程一路追赶、并跑、超越,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诠释。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加以说明。
(2)青年学生应如何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请结合材料提出两条建议,并分别指出其哲理依据。
2022-03-22更新 | 64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政治试题 (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曾经,人们对工业废气束手无策,只能一排了之。如今,中国科学家采用世界领先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工业废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工业废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说明(     
①物的价值随着时空及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价值
④多样化的价值选择是变废为宝的依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材料表明(     
①创新不仅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也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起新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9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
7 . 人工条件下,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经过多年攻关,我国科学家终于突破这一核心技术,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提供了国之利器,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可见(     
A.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推翻既有真理
B.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C.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是科技成果转化为产能的重要条件
D.能否应用与实践是衡量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2022-03-0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梅县东山中学 广州五中 珠海二中 佛山三中)
8 . 滇桂琼是我国冬季“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滇桂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传统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并通过农产品与批发市场、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等拓展线上线下销路,涌现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这说明(     
①观念的创新是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根本途径
②当地农村商业变革贯彻了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些传诵千年的美好诗句,描述了麋鹿顾盼生姿”的神态,表达了华夏民族对它的喜爱。近年来,为拯救濒危物种,我国通过开展大规模人工驯养小麋鹿项目,取得多项与麋鹿相关的研究成果,其中7项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这一事实佐证了(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扩大人类认识的对象
②从矛盾的普遍性中可以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新方法
③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开拓认识新境界
④时代和实践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能以9秒83的成绩打破百米亚洲纪录,高科技仪器设备和个性化训练方案功不可没;在日常健身中,运动手环、高科技含量的篮球鞋、网球陪练机器人屡见不鲜;在社交平台,智能穿戴设备不断激发新型运动需求。这表明,体育科技创新(     
①是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根本途径
②突破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决定了现代竞技比赛成绩
③惠及百姓日常健身,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带动了体育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有利于培育新型体育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08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