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S型曲线(即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第一曲线实现量变的基础上,第二曲线促成了事物的质变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二曲线理论指导人们避开曲折的过程
③第二曲线理论符合事物发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④超越第一曲线,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是一条辩证否定的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5-09更新 | 1380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关于创新,从辩证法角度看
①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
③创新的实质就是对原有事物的否定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创新要求有批判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仅要先行,而且要示范,以“一子突破”,求得“全盘皆活”,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更好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在新时代,“深圳经验”应
①立足实际,打造更鲜明特色②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③坚持辩证否定,摈弃原有经验④以创新为目的,积极扶持新事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 . “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②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与发展的中断
③我们要学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11-23更新 | 637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政治试题
5 .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亚洲文明要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习主席的主张蕴含的哲理是
①辩证的否定就是要否定一切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辨证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                  ④辩证的否定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否定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6 . 人生是一场盛宴,绝不只是一道好菜。当我们还是青年的时候,要学会空杯,既不能因一时的失败或挫折而一蹶不振,更不能因小小的成绩而得意忘形,我们要时刻“空杯”,勇于放下,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这种“空杯心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            
①对自己要不断进行辩证否定
②对他人的思想观念要不断“扬弃”
③在自我发展中要把握好前进方向
④在发展道路上要注重质的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8-20更新 | 415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相比文字、图片、传统视频,网络直播可以随走随看随拍,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场景,增加了参与感。从明星、网红直播发展至今,不少普通市民也加入了网络直播大军。某知名大学的老教授通过直播平台讲授微积分,吸引了万人同时上课。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昆曲等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通过网络直播,让“高大上”的文化火起来;农业生产、教育课堂、国粹艺术等“正能量”内容纷纷走进直播间,为网络直播带来新内容、新活力。直播为各种“民间高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更多网民表达自我和休闲娱乐的新方式。
然而,网络直播在传递文化和价值、推动文化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网络主播为追求新奇内容,以低俗内容作为吸睛手段,大打“擦边球”,甚至逾越法律底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我们对待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的正确态度。
材料二:2017年11月14日,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虽然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比较明显,但已经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看,甲骨文已经是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按照演变的顺序,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了由繁趋简的趋势,虽然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看待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2018-07-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清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文)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管子·版法》有云:“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乡风文明,文明乡风的形成离不开乡村文化的作用。
乡村文化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你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它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在人们的乡愁中,不仅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土社会中邻里互助的社会关系、祖先崇拜的仪式和庙会、乡村戏剧的热闹,这些规则、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乡村社会。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付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知识,说明应如何推进我国“乡风文明”建设。
(2)有人认为“引入现代化文化元素、城市文化元素可以加速乡风文明的建设进程。”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3)请你为“乡风文明”建设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形式和目的)
2018-06-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政治试题
9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轨迹西周、春秋以“礼治”否定了殷商的“神治”;战国、秦朝的“法治”否定了春秋的“礼治”;西汉至清朝的 “德法合治”否定了秦朝“专任法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冲突与融合。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互动同在,合力勾勒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
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法治建设可借鉴与利用的重要资源。结合材料,用辩证否定观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14日,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虽然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比较明显,但已经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看,甲骨文已经是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按照演变的顺序,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了由繁趋简的趋势,虽然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看待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