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两年多时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攻克最后堡垒的关键一程。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俗称闽东,过去给人的印象是“老、少、边、岛、贫”,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30多年来,宁德始终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为功,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扶贫先要扶志,宁德市开展“理论宣讲轻骑兵”,宁德市县乡三级成立宣讲小分队112支,宣讲员1220多名,深入基层解读党的政策;破除“安贫乐道”“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创新传播方式,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深入宣讲党的扶贫政策,讲好微故事,讲活大道理;扶志与扶智结合,宁德每年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1万多人次,实现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瞄准主攻方向、精准施策,集中优势打攻坚战,宁德建立大数据平台,确定建档立卡扶贫对象2.12万户,实行细化分类,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每年统筹2亿元惠农扶贫资金,深入实施产业扶贫、信贷扶贫等“十大工程”,组织开展春夏攻势和“百日会战”行动,并确定双月17日为进村入户“帮扶日”,推动扶贫脱贫落细落实。


(1)宁德市推动扶贫攻坚为什么能取得显著成效?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宁德市的脱贫之路对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启示。
(3)假如你是宁德市宣讲小分队成员,请列出三个宣讲主题。
2019-03-1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抽测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信息时代,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传统的家书日渐式微。2017年春节,某市文明网开展了一封见字如面的微家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网友一起写家书、聊家书、晒家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微家书形式
运用现代科技,突破了传统家书的形式
是传统家书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对传统家书的肯定中同时包含了否定
颠覆了传统家书纸质书写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 .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       )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④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从根本上否定原有的基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 .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市场不断发展,各种共享经济业态发展很快,除了共享单车以外,还出现了共享汽车等共享模式,它们如何发展,既需要市场的实践探索,也需要政府提供服务,进行引导和监管。只看到其益处而无视其问题,或者只看到其问题而无视其积极作用,都是不可取的。这坚持了
①矛盾双方的辩证统
②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统
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英国诗人布莱克说:“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的。”这启示我们
①树立创新思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束缚
②用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否定的思维看问题
③要有批判精神,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为春节荧屏的最大赢家,“00后”才女武亦姝不仅在比赛中夺魁,更成为人气高涨的“网红”。期待“武亦姝现象”星星之火,让中国“国学”在中华大地,乃至全球呈燎原之势。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与武亦姝一同走红的还有《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该节目收视率破1,成为春节荧屏的最大赢家,领跑全中国各大电视台。
值得关注的是,武亦姝此次成为“网红”,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背景是,近些年来,在“快餐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下,一些所谓的观察人士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一件事,明星,走向衰落。甚至还有人摆实事、讲道理,梦见在现实生活中鲜少有人喜爱诗歌、愿意写诗、传承诗歌文化,并且忧心忡忡地认为,即使加大中小学课本中“国学”内容,也很难让诗歌摆脱“走下坡路”的命运。而今回过头来看,担优中国“国学”走向没落,显然是杞人忧天,看看《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的百人团选手中,他们不少都是“90后”“00后”,甚 至还有年轻几岁的孩童。这也说明,优秀士官从古至今,也没被人忘记,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传播,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它、关注它、甚至深入了解、学习它。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为春节荧屏的最大赢家?
(2)结合材料,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上“国学”走向复兴?
(3)为促进中国“国学”的复兴提两条建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6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文章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讲话,必须推进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 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青年,润物无声地给学 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创新”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一致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理念摆在推出位置。创新文化是创新事业的灵魂,推动大众创新首先需要创新文化的浸润。创新文化,简言之,是能激励创新的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讲,其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精神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人文环境。前者如以创新相关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保护制度等。
材料二: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他1942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提出,经济进步是通过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来实现的。熊彼特认为,进步背后的驱动力是企业家,他们有着关于一个新产品、生产一个旧产品的新方法或其他创新的想法。当企业家的企业进入市场,它对其创新拥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力量,正是预期的垄断利润激发了企业家。新企业的进入对消费者是有益的,消费者现在有更大范围的选择,但是对现存生产者常常是不利的,他们可能发现与新进入者的竞争往往是困难的。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足够好,现存企业甚至可能被逐出市场。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过程不断地自我更新。企业家的企业成为现存企业,享受高利润,直至它的产品被新一代创新的另一个企业家的产品所替代。
(1)大众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浸润,推动创新事业必须培育创新文化。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从哲学角度来看,为什么说经济进步是通过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来实现的?
(3)依据材料,你觉得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和能力?(至少谈两点)
9 .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这一改革措施(   
①是推动价格市场化的决定性因素
②是调整政府机构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③是对现行价格制度的辩证否定
④遵循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12高二下·四川雅安·期中
10 . 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会上,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的正确解读是(     
①“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要先“反本”,而后才能“开新”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90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