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2-13高三下·上海徐汇·阶段练习
1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50多年来一直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梁祝》的成功表明
①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一
②艺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
③艺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④艺术创新离不开辩证思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2-15更新 | 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练习题
2 . 当前,中国农业亟待变革,机遇与问题并存。农业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变革之路,敢于打破传统产业模式的禁锢,积极探索农业创新模式。变革之路
①是辩证否定,对事物既有所肯定又有所否定
②是外力否定,借助外力作用实现事物变化
③树立了革命批判精神,既有所破也有所立
④树立了创新意识,改变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8-10-30更新 | 307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D.“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 . 针对要用“幸福指数”取代GDP统计的说法,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这一观点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对事物否定的理解中也包含肯定的理解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彻底代替旧事物
③改革创新应该是对现有事物的“扬弃”
④事物的发展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①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信息时代,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传统的家书日渐式微。2017年春节,某市文明网开展了一封见字如面的微家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网友一起写家书、聊家书、晒家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微家书形式
运用现代科技,突破了传统家书的形式
是传统家书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对传统家书的肯定中同时包含了否定
颠覆了传统家书纸质书写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透过诗句我们从中体会的智慧是()
A.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发展自己

7 .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报道。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古诗词。
10-11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8 .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C.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D.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2018-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8卷引用:2012年人教高政必修四3.10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练习题
9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领导的团队经过20余年的精心研究,突破与现代计算机发明者冯·若依曼命名的系结构的局限,并将其结构进行扩展,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超级操作系统,解决了网络安全性低、用护难在同一终端平台操作的难题。他们的成功在于
①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研究的积累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传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扬弃”
③关注现实问题,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用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8-07-09更新 | 16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试题
10 . “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中华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