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上,韩信背水一战,看似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把自己逼上绝路,而是有很多安排相互结合。几百年后马谡学韩信背水一战,也采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一意孤行让军队全都驻扎山上,最后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终战败被斩。这启示我们(     )
①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对待前人的经验
②前人的经验有对也有错,必须坚持甄别利用
③在解决新问题中不断丰富发展前人的经验
④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创造性运用前人的经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冬奥会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向祖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北京冬奥会的实际需求,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五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中国近万名科研人员协同工作、艰苦攻关,当各方科技力量被充分整合运用,北京冬奥会在诸多科技创新领域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超大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依靠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全世界人民得以见证一场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奥运会,得以更真实清晰地了解当代中国,打造中国品牌,弘扬中国文化,彰显中国力量。科技冬奥还将在未来社会生活、冰雪产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众多方面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引领世界一起向未来。

为最大限度降低场馆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北京冬奥会协同推动旧场馆循环改造和新场馆绿色建构。从“水立方”到“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地提出“水冰转换”改造方案,实现了“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的自由切换,成为世界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北京奥运会不仅身体力行兑现“双碳”承诺,更为世界贡献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关系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冬奥会成功实现“水冰转换”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
(3)“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励全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请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践行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设计两则宣传口号。要求:朗朗上口,每则口号不超过20字。
3 . 某中学组织高三同学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发言。

同学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同学乙: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同学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同学丁:从全国看,各地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先富”与“后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不能“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简述同学甲、乙、丙、丁发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2021-07-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省伊春市友好区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