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大学的一些学生发现饭卡中多出几百元,十分诧异。原来,学校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刷饭卡情况,比对困难生库,并结合学生综合表现,对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低于平均值8元的学生进行“隐形”资助,网友纷纷评价“好暖”。这一做法(       
① 依托大数据实现了思维和文化创新
② 利用了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③ 在提高助困效率和维护贫困生尊严之间实现了平衡
④ 改变了资助困难生的方式,实现了从斗争性到同一性的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践行“上海精神”,超越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不搞封闭排外的小圈子。2018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并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儒家思想中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跨越时空,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就这样与21世纪的“上海精神”相遇、相知、相通、相融。此次青岛峰会既吸纳儒家思想“合”的文化底蕴,也汇聚上合组织“合”的发展智慧,必将产生更强大的集体之力、团结之力、合作之力。事实上,从弘扬“上海精神”到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到推动“一带一路”理念融入上合“大家庭”发展血脉,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不断融入时代创新的理念,丰富着上合价值的文化内涵,提升着上合组织的凝聚力、行动力、影响力。


“上海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和合”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智慧,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9-07-07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二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卷
3 .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之所以强化科学思维,是因为
A.思维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根本尺度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科学思维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
D.科学思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时代社会形态的面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理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
十一期间,央视《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内容涵盖三大主题:《跨越古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展现中国人古往今来的自然观;《美丽家园》,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乡情、乡愁;《江山多娇》,赏绿水青山,建生态中国。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以震撼视听的视觉效果、妙趣横生的竞赛形式、视角独特的解读评说,打造独具魅力、雅俗共赏的超级地理人文盛宴。节目紧扣时代主题,旨在展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化中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通过创新成功地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而是能够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材料二   “创客”是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是一群具有敏锐思维和创新勇气的追梦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是DIY 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的再利用。“创客”精神主要表现:一、不满足现状,坚守创新;二、勇于和善于持续实践;三、乐于交流、乐于分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培育“创客”文化,发扬“创客”精神,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2)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17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这说明
①科学理论创新推动文化创新   
②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
③科学理论直接推动文化发展
④科学理论引领先进文化创新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017-01-18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高2政治B卷·必修4第20课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