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76 道试题
1 . 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知名院士和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小学教师,都是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在网上传授知识的退休老人,他们迫切希望将毕生所学授以无数网友。“银发知播”头发白了,心态依然年轻;语速缓慢,讲述依旧精彩。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夕阳正红“银发知播”让知识的种子开出繁花(赵晓苏作)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心态决定生活的方向和结果
②人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认可,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③只有不断挑战自我,热情奉献社会,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幸福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猜题卷高三政治试题
2 . 深度学习、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引发社会关注。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潜在风险,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人类的生产效率带来质的飞跃。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价值评价因立场不同而不同,无正确与错误之分
②意识内容有主观与客观之别,要透过主观把握客观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④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下面这幅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①整体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应当服从整体
②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客观条件是变化的,根据变化的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一直为导弹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几十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因一念执着而保持一生的坚守,在一点一滴中支撑民族脊梁,用行动诠释了职责和使命,注解了勇敢与无畏,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徐立平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应淡泊明志,在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价值
②应理想高远,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要坚持真理,在实践的指导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④应目标清晰,以正确价值观作为人生的重要向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下侧的漫画《我能》,告诉我们(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3年9月,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①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②表明了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是基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智慧上进2023-2024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7 . 某街道办事处将钢琴摆上步行街,每天都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此免费弹琴,开启一场场街头音乐会。农民工易某在钢琴前的即兴弹奏迅速走红网络,网友感叹:这双粗糙的大手,扛得起生活又弹得了钢琴。如果为上述报道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拓展文化空间,链接群众文艺B.弘扬劳动精神,坚持砥砺奋进
C.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D.坚持人民立场,实现人生价值
8 .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深入调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况,旨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社会意识、凝聚价值共识,营造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该法实施的哲学依据是(     
①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之间存在不同步性
②个人的价值实现不能离开社会创造的客观条件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5月模拟政治试题
9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首次提出“无废亚运”理念。用回收的可乐瓶制作的长凳、用废弃牛奶盒加丁而成的手提纸袋、用笋壳手工编制的“加油鸭”摆件……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效。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④事物的多样性属性是其具有多重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政治试题
10 . 漫画《目不斜视》(作者:罗琪)讽刺一种社会现象。这启示我们(     

①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做事情要学会知行合一
④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4-06-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选考信息优化卷(一)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