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保留“村味”   拒绝商业化

2023年3月,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再次掀起了网友的热情,成为了全网热搜。“村BA”不仅是一项纯粹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村BA”的舞台上,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篮球带给他们的喜悦和自信。

有人认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越大,商机越多。“村BA”这种文化新现象的破茧,不仅能推动乡村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民俗旅游的火热,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目光、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不断有品牌提出赞助,均被我们拒绝。‘村BA’球场外围可以有商业,但球场上拒绝商业化,保留‘村’味。我们拒绝商业化,让大家纯粹地玩篮球!”也有专家指出,“村BA”保持生命力的关键点在于服务好当地群众,做好长远的文化振兴,避免过度包装和营销。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村BA”为什么要拒绝商业化、保留“村”味。

◆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位于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篮球场,增修台阶式看台、新修的更衣室、沐浴室、媒体接待室,改造的公共厕所、拓宽的停车场……每一根灯杆、每一层看台、每一次扩建改造都是更便利、更安全、更舒适的体验。藏在深山的“村味好物”也映入大众视野。民族歌舞表演出圈了,苗族刺绣、银饰等非遗手工艺品抢手了,小卖部里的“村BA”文创产品销量大增了,民俗生态旅游火起来了……在广袤的贵州乡间,不断丰富的乡村体育活动和“体育+”新业态正与乡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共同绘出最大同心圆,转动起反映美丽乡村景美、人美、生活美的“万花筒”。

从以赛促健,到以赛助产,“村BA”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进了一球”。有专家称:“这正是体育打头、文化助阵、经济唱戏的乡村振兴新引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理解。

◆提炼属于本地的文化基因

台盘村的“村BA”看起来是一炮走红,实则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霜、三代人的积淀,并非短时之功,作为苗族“吃新节”的庆祝活动之一,台盘村已连续数十年坚持举办该赛事。2023年,“村BA”不仅“火出圈”,更是火成了国家级赛事,有了不少新变化。球员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现场秩序更加规范,场外的非遗集市和特色饮品店也让四方游客对贵州文化印象深刻。可喜的是,虽然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村BA”的乡土味没丢,生活化也保持得原汁原味。

听说“村BA”火了之后,也有不少地方向其学习,搞起当地的乡村体育赛事。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火种,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特长,乡风乡俗、家规家训、农事技艺等,都是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是有滋有味的文化瑰宝。盘活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提炼属于本地的文化基因和美学密码,打造属于自己的“村BA”,从而让乡村文化尽快振兴起来、自信起来。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村BA”破圈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 . 江苏如皋积极探索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十年前,平园池村是个纯农业村,缺少产业支撑,传统养殖业随处可见。后来对其科学规划,立足当地自然环境,注重村庄形态设计,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产业链,如今美丽平园池俨然成为地方一块靓丽的名片。

过去搬经镇龙桥村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凝聚科技力量在延伸产业生产链、供应链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的新路径,为群众奏响幸福生活的主旋律,助力乡村振兴新活力。

“田园党建”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建好用活党员教育培训平台,从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入手,把课堂教学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提升党员乡村振兴能力。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如皋探索乡村建设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2023-10-30更新 | 51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奋斗精神。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启迪中国人民精诚团结、不懈奋斗,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这种远大志向和抱负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团结奋斗鲜明写在自己的历史答卷上,形成了党的团结奋斗优良传统,同时结合新形势不断开创出团结奋斗的新局面。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赢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号召“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号召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号召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传承和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创造历史伟业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九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党和国家机构历次改革的“异”与“同”。
2023-04-24更新 | 90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恩格斯指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由此可知(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是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②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③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07更新 | 136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下列观点与鲁迅先生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
③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
④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某主流媒体制作了四个“词云”图,图中内容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切事。从哲学角度看,对下列“词云”分析正确的是(     

①图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关注人民群众利益
②图2∶树立创新意识,努力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
③图3∶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④图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模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劳动、弘扬劳模精神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们肩负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数学家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科学家彭加木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建设,大国工匠许振超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无愧于“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召开16次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30000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发扬劳模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弘扬劳模精神。
(2)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请就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任选两个层面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9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10 . 5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枫桥经验”,应该(       
①坚持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效化解和消除社会矛盾
③在辩证否定中不断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④以“枫桥经验”为指导,坚持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工作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