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30处提到“人民”,有18处提到“群众”,有35处提到“保障”,近30次提到“就业”,这些字眼无不体现着国家对人民的情感、人民在国家心中的分量、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群众观点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依托中国特定的国情形成的优势,我们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信心满满。

我们有富有创造精神的亿万农民。乡村振兴,主体在民,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力量。40多年前,小岗村那18户农民鲜红的手印焕发着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40多年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亿万中国农民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我们更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世世代代周而复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中,中国农民积累了灿烂的农耕文明,顺应天时、市场和时代,与先进的商业文明成为并蒂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些优势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有底气,更有活力,也更有希望。


乡村振兴,主体在民,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力量。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知识论证其正确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养育了我们,文学艺术要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学习人民的智慧,为人民放歌。


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阐述“人民是文艺之母”的合理性。
2023-02-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下图漫画“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实践第一,深入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调整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下列观点与鲁迅先生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
③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无有不正
④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及其发展
③文艺创作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受表彰的国家勤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结合材料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表彰的原因。
8 .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大地,梁家河、正定、宁德、十八洞村、花茂村、大凉山……串串足印串起不同的地名,贯通着同样的为民情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民情怀”体现了(     
①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人生理想追求的根本出发点
②重视人民利益并使之成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③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在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 . 老乡进城卖果卖菜,村里娃进城上学求知,走亲访友、工作往返、求医问诊……绵延铁路线上的“赶集车”“上学车”“通勤车”,也是乡村振兴之路上的“致富车”“连心车”“团结车”,架起了城乡联系的桥梁。2021年,全国“慢火车”强化涉农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减免费用14.8亿元。保留“慢火车”(     
①旨在发挥人民群众变革社会的主体作用
②体现了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表明交换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平市麻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①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③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