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判断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漫画《我的帽子》蕴含的哲理最恰当的是(       
A.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B.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024-01-0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推进“馆舍合作”,利用文化艺术资源开展“美育进校园”;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工,吸引少年儿童参加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面向高校学子招募志愿者,为乡村学生设计并讲授一节难忘的美育课。如今,不少专题活动聚集美育,让美的元素贴近孩子的生活。美育活动的开展(     
①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的功能                                
②折射出多元意识形态的作用
③形成了共同的美学价值判断                                
④保障了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战略科学家要求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像钱学森、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既能深入专业探幽微,又能把握国家战略需求,而且善于组织大规模科研攻关,是科学家里的“帅才”,在学术界,赢得“战略科学家”美名。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     
①科研第一线获得的知识要高于书本知识
②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掌握综合的思维方法
③科学素养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必备条件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0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4 .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与长征相关的《十送红军》唱遍中国,被一代一代中国人反复吟唱回味,总是让人热泪盈眶,这是因为(     
A.歌曲是对那段艰苦卓绝的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再现
B.歌曲生动诠释了对红军留恋不舍和对革命必胜的决心
C.创作者表达的当地审美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D.创作者传递的精神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下,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抱着“救世主” 的心态行为处事,自认为高人一筹,事事都高高在上,处处要压人一头,认为选择西方道路才是唯一正解,某些西方媒体对中国花样百出的“双标”行径超出很多读者的想象。这说明(     )

“双标”行径


◇同样是反恐和去极端化,在西方是“保护人权”,在中国是“侵犯人权”。
◇同样是暴力犯罪,发生在西方是“暴恐袭击”,发生在中国就是“流血事件”。
◇同样正常跨国经营,西方企业是“在商言商”,中国企业是“另有图谋”……

A.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有一个过程
B.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D.不同价值判断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具有多样性
20-21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6 . 如图,有人第一眼看到的是“佛”这个字,有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这表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D.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7 . 针对区块链技术,有人支持--区块链掀起了一场全新互联网革命,将重塑整个科技行业;有人反对--区块链本质不过是几种早已成熟的技术的大杂烩,冗余且十分低效,除了提高了洗钱和诈骗的效率以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毫无贡献。出现争议的原因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了二者的价值判断       ④价值观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一只小小的口罩,一瓶不太值钱的消毒液,在平时看来并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却能让我们心安甚至救命。这表明(       
①一事物的价值与主体的需要紧密相关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功能是不确定的   
④同一客体与同一主体的价值关系是不变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宋国一个边远地方的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那人说:“这是一个宝物,应该给您这样的君子用,不适合给老百姓用。”子罕说:“你把这块玉当作是宝,我把不接受你的宝物这种品格当作是宝。”从哲学角度看
A.物的功能属性决定物的价值大小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C.正确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前提D.人的需要决定了事物本质属性
2020-02-2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碰碰词儿”(《人民日报》栏目)主要是针对一个话题,不同的人表达观点,形成“碰撞”,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话题主要涉及“当你老了,有我在呢”“过年回家,带什么”“雾里看网红”等。假如邀请我们谈谈这些社会话题,我们的立足点当为:
①权衡他人观点再做出选择             
②社会基本现实及其发展状况
③自身实际和事物具有的价值       
④平时理论积累和社会的评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