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

“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主要做法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一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依靠基层组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方法,既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又实现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创造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很好的典型”。

近年来,从乡村“枫桥经验”到城镇社区“枫桥经验”、海上“枫桥经验”、网上“枫桥经验”; 从“枫桥经验”在浙江的创新实践到全国各地方各领域的落地生根;从辽宁沈阳牡丹社区的“三零”工作法,到福建明溪县“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展现出破解治理难题的思想伟力,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运用类比推理的知识,分析新时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合理性。
(2)阅读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枫桥经验”的形成和发展对建设法治社会有哪些启示。

2 . 楚国从前有个擅于游泳的越国人,生了个儿子刚满月。他的母亲就要把儿子丢到水里去。有人奇怪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母亲回答:“他的父亲是个游泳的高手,他必定也是个会游泳的人。”


思考:这位母亲的推理是否是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2024-03-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3 . ①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
②由叩击木桶、听声音估计同理有多少酒,到用叩诊方法诊断病情。
③由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到新型导航仪器——振动陀螺仪的发明
④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
思考:下列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
2024-03-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思考:“……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主席此段论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说服力极强。此段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方式来论证说理,如何提高此类推理的可靠程度?
2024-03-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科学家发现,植物会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成糖类,再合成淀粉,给人类和动物提供食物。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把太阳能变成了化学能,让植物和动物可以利用。但是在科学家看来,植物的这个转化过程相当“不划算”:因为过程十分复杂,涉及了60多步代谢反应和一系列生理调控,但能量转化率很低,只利用了不到2%的太阳能。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们花了6年时间,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方案: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电能和生物酶的帮助下做出了糖,最终合成淀粉。如果能量充足,跟钢琴差不多大的一个生物反应器,一年的淀粉产量与5亩田地玉米的产量相当。

思考:结合材料,阐明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推理方法?
2024-03-30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7.2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们看到,把碳酸钙放入水中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把它放在火上烤或日晒雨淋,甚至用碱液处理,它的性质及其重量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碳酸钙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有人设想:带色的衣服经过日晒、雨淋、肥皂水洗后常有褪色现象,怎样能使衣服永不褪色呢?是否可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比如用活性氯原子的染料把纺织物的原子拉出来,这样染出来的纺织物也许能够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


请判断分析材料中的推理类型并说明此类推理有哪些方法。
2024-03-2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政治题型15:《逻辑与思维》推理类主观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拟南芥个头矮小,适应性强,且生长迅速、种子多,并能够自花授粉,被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群体进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同时,它也是最适合在太空舱内进行播种繁育操作的植物。科学家把它在太空里的生存规律研究透彻后,就可以培育出适合在太空种植的粮食作物,为人类移居外太空提供宝贵经验。

就像小白鼠实验的结论可以外推到人类身上一样,在拟南芥中找到的基因,几乎都可以在其他植物身上找到同源基因。通过拟南芥,人类知道了植物怎样分化出各种器官、花粉如何萌发,也知道了植物如何感知光照、感知环境、感知病虫害……水稻抗旱能力的增强也得益于在拟南芥身体内获得的一种突变体hrd—D,这种功能基因被科学家表达在水稻中,实现了水稻根系锁水、提高光合效率等功效,让更多人填饱了肚子。研究还发现,拟南芥的隔代遗传,和人类非常相似,现已应用到癌症等疾病的研究方面。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推理方法?有同学认为:“只要运用上述推理方法,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评析该同学的看法。
2024-03-24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高考领航卷(七)

8 . ◆发展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创新

未来产业特指面向人类社会美好需求的、由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未来制造为例,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等行业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专家预测,203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达到90万亿元,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

未来产业创造产业未来。无人机通过精准定位系统将外卖投入柜中,供顾客自助拿取,无人机把山上的松茸运到山下所需时间仅为原来的1/4,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视为“新赛道”被多省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J市某特钢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精度感应仪器的结合,使企业定制化订单数量提升了35.3%。传统的酒精生产方式粮食消耗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生物制造实现了利用秸秆生产乙醇技术上的突破,这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1)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有人认为,应聚焦“破”字,就是要破除传统生产方式、模式等;有人认为,应聚焦“立”字,就是要积极探索和支持新的生产方式,新赛道、新业态等新事物。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隔热材料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新材料的问世不仅提高了隔热效果,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为未来的绿色科技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近期,中国科学家发明了“北极熊毛衣”。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研制出一种新型纤维,其中心是高分子气凝胶,内部分布着直径大约10到30微米的纤长小孔,像一间间存储空气的“仓库”。同时,一层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外壳将内部的气凝胶包裹起来。它具有传统保温材料隔热功能,并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研发团队进行了一顷对比试验——在零下20摄氏度的恒温冷库内,由科研人员分别试穿初始温度相同的以下几种衣物,并记录衣物表面温度的上升情况。试验开始几分钟后,棉毛衫、羽绒服、新款轻薄“北极熊毛衣”的表面温度分别上升到了10.8摄氏度,3.8摄氏度、3.5摄氏度,升温越少代表人体热量流失越少。这类纺织品在军用制服和太空服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北极熊毛衣”的研发过程所运用的推理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0.65) |
9 . (2024长宁一模)
部分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变化情况(单位:元)如下: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上海

2480

2590

2590

2690

北京

2200

2320

2320

2420

山东

1910

2100

2100

2200

云南

1670

1670

1900

1990


依据上述最低工资标准变化情况,运用类比推理推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选填A“升高”、B“降低”或C“不变”),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
2024-03-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7 逻辑与思维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防风是河北省重点发展的药材之一,因市场、政策环境良好,防风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但由于防风的种植规模大和机械化收获程度低等,使得高效机械化作业技术成为整个防风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针对河北栽种防风采收过程中挖掘装置挖掘阻力大、碎土能力差等问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防风仿生挖掘铲。

研究团队以分析挖掘铲挖掘性能为出发点,研究和仿造鼹鼠的构造和爪的功能,对防风收获机挖掘铲进行仿生改形设计,并运用EDEM离散元仿真分析软件数值模拟出同一仿真条件下仿生铲与普通铲的工作情况,以对比分析的方式对仿生铲的挖掘性能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鼹鼠身材矮胖,体长0.10~0.18m,常年生活在地下,是一种典型的土壤穴居动物,具有较高的土壤挖掘效率,能在一夜时间内挖出一条长1.43m的地道。经长期生物进化,鼹鼠适应地下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其前爪形成独特的宏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为科研人员的仿生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研究人员经过反复多次研究,不断将鼹鼠的生物学属性和挖掘铲的属性相结合,最终成功设计出防风挖掘铲,广泛应用于防风种植业中。

结合材料,运用推理的相关知识,分析防风仿生挖掘铲的设计原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