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马克思在晚年时期曾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积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从而避免遭受资本主义的痛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一化三改”的短暂过渡,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与思维知识,阐述此推理的类型、特点和具体意义,并选用合适的推理方法呈现材料中的推理过程。
2024-02-23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某和李某依法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张甲,一女张乙。子女成年后均在外工作,张某和李某相依为命。2018年,李某因意外去世,张某精神受到了打击,卧病在床。其女张乙负责照料父亲张某,儿子张甲因工作繁忙,很少回家。2023年初,张某自己写了一份遗嘱,将自己婚前购买的房屋留给女儿张乙,亲自签名,并注明年、月、日。遗嘱立定一个星期后,张某去世。回家料理丧事的张甲拒不承认张某所立遗嘱,并和张乙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甲说:“A家的遗产全部由儿子继承,B家的遗产全部由儿子继承,C家的遗产也全部由儿子继承,凭什么我们家例外!只要老爸生前没有和我断绝父子关系,我就有权利继承他老人家的全部遗产!”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该案件中张某所立遗嘱是否有效,并阐述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评析张甲的观点。
2024-02-17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读懂“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

材料一

信仰信念与千年理想的有机结合发展思想与民本理念的有机结合核心价值与传统道德取向的有机结合
小康、共富、大同,是无数先辈英杰“修齐治平”的共同理想。“第二个结合”通过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民族的血脉、文明的底蕴。“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等层面,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第二个结合”通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赋予执政理念以深厚的人民情怀。从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到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道德习惯。“第二个结合”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赋予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价值的源泉。

——节选自《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智库报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

【感悟“第二个结合”的真理力量】

材料二   中国道路的每一步开拓,都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的实践探索。今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进行着日益深入的结合。运用“革故鼎新”的智慧推进改革创新,将“万物并育”等古训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礼乐文明有机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践因此生机勃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2)“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加以阐述。

【探寻“第二个结合”的生动实践】

材料三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对外交往智慧。“第二个结合”通过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邦交之道有机结合,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思想的贯通。西方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国家强大起来后扮演了霸王或图谋扮演霸王的角色。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国强必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


(3)结合材料三,运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分析西方学者推理的任一逻辑错误及原因,并结合中国的外交实践,举一例证,用事实驳斥“国强必霸”。要求:逻辑思维规则运用正确,阐明某一个逻辑错误,并分析推理错误的原因;恰当例举中国的外交实践,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4 . 说明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实质和作用?
2024-02-1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主观题答题模版)
5 . 推理的类型有什么?
2024-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主观题答题模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14日,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在北京开幕。活动中,文化论坛嘉宾参观了钟鼓楼,实地感受暮鼓晨钟,感悟北京中轴线的魅力。

既保留着老北京的乡愁,又以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正是钟鼓楼“出圈”的秘诀。鼓楼一层“时间的故事”展厅里,策展团队通过声学模拟技术,将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观众可以排队体验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循着钟鼓声登上二层,星宿、二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一一呈现,每过一个整点,隆隆的鼓声在这里敲响,娓娓讲述着四季的故事与古人的智慧。依托创新形式的展览,钟鼓楼文保所还陆续推出了文创雪糕、打卡明信片以及一系列的研学活动,让民众、游客了解钟鼓楼的独特内涵,让古建筑重获“新生”。

透过钟鼓楼.人们感受着老北京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古老历史的传承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晨钟暮鼓”引发的是今人和古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钟鼓楼能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知识,说明钟鼓楼策展团队是如何让古建筑重获“新生”的。
(3)有人认为:北京钟鼓楼能以保留城市的乡愁和融入现代生活而“出圈”,同为古建筑的西安钟鼓楼也能凭此而“走红”。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对这一推理进行分析。
7 . 以下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
①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
②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
③由苍蝇两翅后的平衡棒(楫翅),到新型导航仪器——振动陀螺仪的发明。
④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
2024-02-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课课时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8 . 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进行类比吗?
2024-02-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课课时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逆流险滩中握稳舵盘。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给发达国家带来巨额财富,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

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私利,加紧在经贸、科技等领域推动对华“脱钩断链”。推动所谓“友岸外包”“近岸外包”,人为割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损害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乘风破浪立潮头,“一带一路”逆流而上,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进一步打通经济全球化的“大动脉”。

材料二   污蔑抹黑不过螳臂当车。

中国的大国崛起,遭到某些政客恶意抹黑。但其逻辑难自洽,污蔑抹黑不过螳臂当车。

观点逻辑错误
①在西方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国家强大起来后纷纷扮演霸王或图谋扮演霸王的角色,因此,所有国家发展起来都将走上国强必霸的道路。
②“国强必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会例外,中国也不会例外。
③在国际竞争中,要么是“你赢我输”,要么是“我赢你输”。中国的崛起会损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1)面对逆全球化思潮,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思维规则知识,分别指出以上政客观点的逻辑错误并阐明理由。
2024-02-01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看到,把碳酸钙放入水中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把它放在火上烤或日晒雨淋,甚至用碱液处理,它的性质及其重量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碳酸钙的各原子之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由此,有人设想:带色的衣服经过日晒、雨淋、肥皂水洗后常有褪色现象,怎样能使衣服永不褪色呢?是否可使染料与纺织物间结成牢固的分子链,比如用活性氯原子的染料把纺织物的原子拉出来,这样染出来的纺织物也许能够经得起日晒、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

材料二   为治疗疾病和应对各种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人类在实践中发明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X光机(平面图)、CT机(横切图片)、核磁共振仪(纵切图片)等重要的医学影像检查器械。它们各具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揭示人体内部世界的不同层面。通过这些检查器械,医生对疾病的判断能力、诊断能力大为提高,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还会发明出更先进的影像检查器械,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1)请判断分析材料一中的推理类型并说明此类推理有哪些方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医学影像检查器械的产生与发展是如何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
2024-02-0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测试政治试题( 平行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