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各类矛盾问题往往较为复杂。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党建引领促进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破解新时代基层治理“疑难杂症”,使基层治理面貌焕然一新。在江西赣州市赣县区,“红色头雁”培养机制培育了一批履职能力强、年龄学历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形成全覆盖、结构优、数量稳、后劲足的“头雁梯队”;浙江嘉兴市以村民小组、居民楼道、商务楼宇、企业等为单位细分出9.2万个微网格,党员干部在微网格的经常性走访中着重收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现场解决问题或上报相关机构统筹处理,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

材料二   “中国智造”展现创新实力。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不少制造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连入5G专网的自动导引运输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电子屏幕实时显示车间运行情况,让关键设备可视化……在位于福建南安的九牧5G智能马桶工厂,充满未来感的数字化生产场景已成为现实。北京亦庄的小米智能工厂,能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阿里巴巴支持基于消费者需求的“端到端”按需生产,助力小企业在服装等市场增强竞争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有助于推动更多“中国制造”蝶变为“中国智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各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如何彰显党的先进性的。
(2)结合材料二,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分析中国智造“新”在哪里。
2023-07-2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千百万党员干部带着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解民忧的责任感,一脚泥水路进了田埂,躬身礼贤走进了小巷里弄。

调查研究既要“走马看花”,也要“下马看花”。“走马看花”就是要保证调研一定的覆盖面,了解面上的情况;“下马看花”就是在摸清整体情况基础上,对“一朵花”进行详细的观察,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调查研究重头戏在“研究”,要通过精心梳理分析,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结论深刻化,直至抓准问题的本质规律,透过“一管”而窥“全豹”,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云南盐津县法院深耕调查研究,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将核心价值观与民事审判创新性结合,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贵州贵阳观山湖法院结合调研结果,切实创新审判形式,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模式,设立绿色金融法庭,实施扁平化管理,加速案件办理,推动审判提质增效。


(1)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发展的历程”知识,分析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对新时代青年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启示。
(2)有人认为,提高审判工作公信力和效率,应创新审判形式。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创新思维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07-21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5次飞行。

1992年9月21日,在科学分析我国发展实际与国际局势的基础上,中共中央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目前,空间站组合体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工作状态良好。在神舟十六号任务准备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与之相对应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舱外服等重大配套环节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有关知识,阐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如何发展进步的。
2023-07-1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智造”展现创新实力。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不少制造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连入5G专网的自动导引运输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电子屏幕实时显示车间运行情况,让关键设备可视化……在位于福建南安的九牧5G智能马桶工厂,充满未来感的数字化生产场景已成为现实;北京亦庄的小米智能工厂,能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阿里巴巴支持基于消费者需求的“端到端”按需生产,助力小企业在服装等市场增强竞争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有助于推动更多“中国制造”蝶变为“中国智造”。


(1)结合材料,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分析中国智造“新”在哪里。
(2)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5 . 材料一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寻求自我进步的重要方式,人类正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领导人民破除西方现代化迷信,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1)结合《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蹚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一定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材料,说明该论断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材料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连续五年来,我国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3)结合材料,请你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200字左右。
2023-07-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争史上,七亘村伏击战享誉世界,被英国军事学家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1937年10月26日,当日军的辎重车队通过七亘村时,八路军恃险设伏,前后夹击,将鬼子压缩在七亘村预设战场的狭小地带。八路军大获全胜。

伏击胜利后,刘伯承师长判断因日军急需弹药和粮食,日军必然会再向前方运输军需品,七亘村仍然是日军必经之路。但兵法上有“战胜不复”的原则,中日双方指挥员都深谙此法,按推理是:我军不敢在七亘村再打,日军也不信我军敢在七亘村再打。面对这样的惯性思维,刘伯承元帅果断决定“冒兵法之大不韪”,第二次重叠设伏。于是,八路军制造假象,佯装撤离远去。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就在第一次挨打100米远的地方,再遭伏击。日军再受重创。


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七亘村重叠伏击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天花是古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曾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科学家发现,经常接触携带天花病毒奶牛的挤奶工却不易感染天花,只因奶牛携带的天花病毒毒性较低,非但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还能激发人类对于天花病毒的免疫能力。基于此,科学家研究发明了“牛痘”疫苗,并广泛为健康人群接种,从而预防了天花疾病。这告诉我们(     
①要善于发挥正逆思维互补作用找寻解决现实问题新方法
②转换认识的视角,从不同方向探索事物,能够获得新认识
③逆向思维能够避免思维僵化,比正向思维更易实现新突破
④要以问题为导问,通过多向思考弥补创新思维的非逻辑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7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记录人民创造,山河见证掌舵领航。回望新时代波澜壮阔的非凡十年,感受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是极富新时代意义和价值的心灵激荡之旅。16集电视专题片《领航》以大写意的酣畅壮阔述说着新时代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辉煌成就和感人故事。

《领航》以新语态新技术新视听为手段,真实呈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领航》立意和构思匠心独运,其落笔和勾画精致独到。它将理论话语转换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生动鲜活的大众话语,满足了年轻人和网民的需求;通过新技术大幅度提升画面内容承载力、主题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给予观众高质量的视听体验。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专题片《领航》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特征的。
9 . 2022年11月3日,中国首个抗抑郁原创药“若欣林”获批上市。研究团队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并考虑交互作用,选择了多个具有不同再摄取抑制强度比例特征的化合物,研究并构建了用于抑郁治疗的SNDRIs对于途径和组织分布特征,挑选出具有“药物和活性代谢产物均能快速入脑、外周快速清除”特征的化合物,最终“若欣林”在临床上获得成功。“若欣林”的成功(     
①运用发散思维,利用信息交合法,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运用聚合思维,通过收敛和集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③运用联想思维,借助推理和想象,对事物功能进行移植
④运用创新思维,排斥常规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7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对现有生态法律规定在黄河流域落实的系统衔接和重大完善。

黄河保护法制定的总体思路(节选)

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把大江大河的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江的保护法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中央围绕解决黄河流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出了系列行动部署,构建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黄河保护法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强制度机制构建,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灾害、水污染和水文化,分别独立设置章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体系;坚持生态优先,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体系;坚持守护安澜,筑牢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体系;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河湖环境整合整治;统筹协调,推动文化体系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融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不同领域法律规则于一炉,真正实现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生态平衡的“三生共赢”。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结合黄河保护法的制定,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3-07-1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